岩谷何人叹久幽,纻袍一一赴兼收。
衔枚尽欲成坚敌,怀璧浑疑忌暗投。
独讶终篇惜鸡肋,更须添烛校蝇头。
文章到此无殊律,共赋菁莪泛泛舟。

【注释】

岩谷:山谷。宗博:作者的朋友,名宗,字博。试院:科举考试的场所。次:依次排列次序。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在朋友宗博主持的科举考场上作的。这首诗以咏叹考场应试为主要内容。全诗分两段。第一段先写考场中的情形。开头两句写考生们纷纷到考场应试。“纻袍一一赴兼收”,指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很多,考官要收下他们全部的试卷。“终篇”句,写考生们把文章写得很好,很出色,最后还点出文章写得好,就像《诗经·菁莪》中的诗歌一样。第三、四句写考生们怀着满腹才华,却因怀璧其罪而感到恐惧。“衔枚”(口含枚)意谓不出声,以免暴露身份,做贼心虚。这一句是说,考生们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才不敢高声说话。末联则写文章写得不好,不如《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因为《鹿鸣》是宴请宾客的乐歌,内容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藻;而考生们的诗文却是浮华的,没有朴实的作风。第二段写考场上的风气。首句写考场的气氛,有竞争的意味,也有对才能的肯定。“独讶”以下三句描写考官评阅试卷的情景。考生的文章写得好与坏,由考官来评判,因此,“独”字写出了考生们的紧张心理,也写出了他们对考官的敬畏之情。“惜鸡肋”一句是说,考官们评阅试卷,像爱惜一只鸡肋一样,只是随便看看而已。“添烛校蝇头”一句则是说,考官们在灯下逐字逐句地审阅着考生们的文章,像蚊子头上的光斑一般,仔细地辨认着每一个字。最后一句“文章到此无殊律”是说,文章到了这里,就没有多少差别了,意思是说,考生们的文章都写得很相似,没有什么特色了。结尾两句用《诗经·鲁颂》中的诗句“泮水之阳,维舟之梁”起韵,表明了考生们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考场风气的不满,以及他希望公正无私的考官能出现的愿望。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感情真挚坦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