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槛飞甍界碧空,尽供胜览属禅翁。
苍藤翠木四围外,远水平芜一望中。
幽鸟林梢鸣不断,乱云天末去无穷。
素娥青女今何在,归步聊乘两腋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其内容为:
曲槛飞甍界碧空,尽供胜览属禅翁。
苍藤翠木四围外,远水平芜一望中。
幽鸟林梢鸣不断,乱云天末去无穷。
素娥青女今何在,归步聊乘两腋风。
译文:
曲槛飞甍界碧空,尽供胜览属禅翁。
曲槛飞甍指的是曲形的栏杆和飞檐的屋脊,它们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建筑。这里指的是慈相寺的雪月亭,它坐落在一片碧空中。这些建筑都是供人欣赏和游览的。这里的“禅翁”指的是一位出家人或修行者。
苍藤翠木四围外,远水平芜一望中。
周围围绕着茂盛的苍藤和翠绿的树木,远处的水平草地一览无遗。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幽鸟林梢鸣不断,乱云天末去无穷。
树林中的幽鸟在枝头不停地鸣叫,天空中的云朵向远方飘去,仿佛没有尽头。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素娥青女今何在,归步聊乘两腋风。
嫦娥和女娲娘娘现在在哪里?我在这里漫步,只能依靠两股清风来支撑身体。这是一句带有哲理意味的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雪月亭为中心,通过对建筑、自然、动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美丽的意境。诗人以禅宗僧人的视角出发,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引发对生命、宇宙、自然规律的思考。诗句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细腻的动物生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