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败名如败敌,云山招隐似招降。
漫倾鲁酒醒犹独,聊发吴讴调本双。
谁念佳人在空谷,自同渔父老清江。
它年对榻分馀地,风雨萧萧夜打窗。

诗句释义:

  1. 尘土败名如败敌,云山招隐似招降。
  • “尘土”比喻名誉的败坏。
  • “败名”指的是失去荣誉或声望。
  • “败敌”形象地说明名誉的消失。
  • “云山”象征隐居的地方。
  • “招隐”表示吸引隐居之人,这里指隐居的生活。
  • “似招降”暗示着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隐居者。
  1. 漫倾鲁酒醒犹独,聊发吴讴调本双。
  • “漫倾”随意倒酒。
  • “鲁酒”指鲁地的美酒。
  • “醒犹独”形容虽然醒来但感觉独自一人。
  • “聊发”勉强发出,尝试做某事。
  • “吴讴”泛指吴地的音乐或歌曲。
  • “调本双”意指原本就喜欢唱歌的人现在也来一起唱歌。
  1. 谁念佳人在空谷,自同渔父老清江。
  • “谁念”询问谁在意。
  • “佳人”通常指有才华的女子。
  • “在空谷”可能是指被遗忘或孤立的地方。
  • “自同”表示自己选择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
  • “渔父”指的是打鱼为生的人。
  • “老清江”形容在清冷的江边生活。
  1. 它年对榻分馀地,风雨萧萧夜打窗。
  • “它年”指的是未来的时间。
  • “对榻”意味着将来可以共榻而眠。
  • “分馀地”表示分配余下的空间或时间。
  • “风雨萧萧夜打窗”描绘了夜晚风雨交加的景象。

译文:

  1. 尘土败名如败敌,云山招隐似招降。
  2. 漫倾鲁酒醒犹独,聊发吴讴调本双。
  3. 谁念佳人在空谷,自同渔父老清江。
  4. 它年对榻分馀地,风雨萧萧夜打窗。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的诗。首句通过“尘土败名如败敌”和“云山招隐似招降”两个意象,传达出诗人对于名声的淡泊与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次句“漫倾鲁酒醒犹独”则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尽管孤独但仍自我安慰的情感状态。第三句“谁念佳人在空谷”,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世人遗忘的女性的同情,她们虽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高。第四句“自同渔父老清江”则是诗人理想生活的写照,他希望过一种与世无争、宁静致远的生活。最后两句“它年对榻分馀地,风雨萧萧夜打窗”,展望了一种美好的未来,那时他们可以共享余暇,共同面对人生的风雨。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