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驾天临五学初,曾闻重席绝诸儒。
雍容久载从臣橐,晼晚犹分刺史符。
不使高材陪鼎鼐,却收清节傲江湖。
贱生无地从巾屦,独对遗篇想步趋。
【注释】
五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上明德堂、中明德殿。雍容:庄重自得的样子。从臣橐:指随从的官员所携带的袋子,用以贮物。晼晚犹分刺史符:意思是晚年仍被委以重任,分发刺史之职的凭证。鼎鼐:古代烹饪用的铜器,比喻宰相或高级官吏。清节:高洁的品格或节操。巾屦(jù 旧时布做的头巾和鞋子):代指平民百姓。步趋:指追随在后,表示敬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蒋司成的挽词,追怀其先贤,赞颂其人品学问。全诗四联,每联四句,押韵严谨。开头两句“法驾天临五学初,曾闻重席绝诸儒”,追述自己入京为官时的盛景,以及曾经听闻朝廷对于儒学重视的情形。接着,“雍容久载从臣橐,晼晚犹分刺史符”两句,赞美了那些能够受到重用并担任重要官职的人,表达了对这些人才的赞赏之情。然后,“不使高材陪鼎鼐,却收清节傲江湖”两句,则表达了对那些品德高尚、节操坚贞的人才的推崇之情。最后两句,“贱生无地从巾屦,独对遗篇想步趋”,则是诗人对自己无法与这些人才并肩而立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又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