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捣霜藤月下砧,清泉泻出簟纹匀。
老翁采药归来晚,剪得山南半段云。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碎捣霜藤月下砧:“碎捣”表示捣碎的动作,“霜藤”指霜打过的藤蔓,“月下砧”则指的是在月光下敲打砧石的声音,这里用来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
清泉泻出簟纹匀:这里的“清泉”指的是清澈的泉水,“泻出簟纹匀”形容泉水从竹席上流过,留下了均匀的痕迹。
老翁采药归来晚:描述了一位年迈的翁者(或称为老翁)回家采药的情景,“归来晚”表达了他的归来时间较晚。
剪得山南半段云:最后一句通过“剪得山南半段云”形象地描绘了老翁用剪刀裁剪山南部分天空的景象,这里的“半段云”可能是指天空中飘浮的云朵。
以下是关于此诗的赏析:
- 意象与情感:此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宁静生活和自然美的深深向往。诗中的月光、泉水、晚归的老翁以及被剪裁的山云,都传递了一种平和而深远的情感。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碎捣霜藤月下砧”、“清泉泻出簟纹匀”,这些诗句不仅生动描绘了画面,也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此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层次丰富,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流畅又富有深意。
-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沈说通过此诗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描写和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风格在当时非常流行,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纸衾三首》不仅是一首诗篇的展示,更是一幅流动的画面,通过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世界。这不仅是对美好自然景象的赞美,也是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