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面新乾带露揉,春回斗帐伴吟愁。
残年已办蒙头过,风雪从教打戍楼。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茧面新乾带露揉:形容纸张质地柔软,如同新剥的蚕茧表面湿润而光滑。”茧面”指的是蚕茧表面的质地,”新乾”则是指刚经过干燥处理,”带露”表示这些纸张还带有一些潮湿的气息。

  2. 春回斗帐伴吟愁:春天到来,人们在床上铺上斗帐(即方形的蚊帐)来休息,诗人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和忧愁,因为没有人可以陪伴他一同吟诵。”斗帐”是一种方形的蚊帐,常用于睡觉时遮挡蚊子。

  3. 残年已办蒙头过:这里的“残年”可能指的是晚年或者即将到来的老年,”蒙头”则是用头巾或者帽子遮住头部,以避免外界的寒冷和风雪。这句表达了诗人已经做好了在恶劣天气中度过余生的准备。

  4. 风雪从教打戍楼:即使面对狂风暴雪,诗人也无所畏惧,甚至愿意在戍楼(指守卫边疆的建筑)遭受风吹雨打。这里的”戍楼”是边防哨所的建筑,意味着诗人愿意为保卫国家而牺牲个人的安全和舒适。

译文

新的纸张被揉成茧状,表面还带着露水。春天到来,我在床上铺上斗帐,独自在吟诵中感受着深深的忧愁。我已经做好了迎接老年生活的一切准备,即使是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我也无所畏惧地守护着我们的国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纸衾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的深情。首句中的“茧面新乾带露揉”描绘了纸张的新润与柔软,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态度——无论环境如何艰苦,都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次句“春回斗帐伴吟愁”,则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春光里,却感受到深深的孤寂与忧愁,这或许是对人生的一种深刻反思。第三句“残年已办蒙头过”,反映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态度,即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愿意接受并勇敢地面对。最后一句“风雪从教打戍楼”,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厚的责任感和牺牲精神,愿意为了保护国家而承受一切困苦。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深刻,情感真挚而强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佳作。

《纸衾三首》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更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责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