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追收黄耳信,林间闻创绿阴亭。
千章古树虚帘接,四月清风羽扇停。
兄弟头颅时感叹,江湖岁月久飘零。
对床夜话知他日,幽赏如何得细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名篇背诵和理解能力。名篇背诵要讲究方法,如根据题干提示、词性提示、结构提示、情感提示等。
【答案】
①洛下:洛阳。黄耳信:汉高祖刘邦封韩信为淮阴侯,后韩信叛变,其家人怕牵连而寄书给刘邦说:“愿王听臣计。”刘邦拆信时听到“黄耳”二字,想起当年与韩信结下深厚的情谊,故称之“黄耳”。②绿阴亭:亭子四周种有柳树,夏天绿荫浓密,故名。③“千章古树”“虚帘接”:形容亭内树木高大茂密,枝叶交错成帘;帘高蔽顶,如同千丈古树一般。④“四月清风”:指春天风和日丽,天气清爽宜人。⑤“兄弟头颅”:指作者与弟弟的生死关系,也暗指自己与朝廷的矛盾。⑥“江湖”:指仕途,比喻政治生涯。⑦“知他日”:料想日后。⑧“幽赏”:清静地欣赏美好的景物。⑨赏析:首联写诗人在洛阳追收到哥哥的书信,得知哥哥被贬至新昌绿阴亭,心情非常难过。颔联描写绿阴亭周围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颈联抒发作者对官场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渴望归隐的愿望。尾联通过想象未来与弟弟重逢的欢乐情景,表达出自己对官场生活无法忍受的心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译文:
洛阳传来追收的书信,哥哥因罪被降职到新昌绿阴亭。
绿阴亭里古木参天,宛如千丈古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仿佛是一道道虚帘;
春风四月,微风拂面,使人觉得凉爽舒适,犹如羽扇轻摇,令人神清气爽。
兄弟俩生死相依,情同手足,如今却要分离,不禁感叹不已;
官场生活险象环生,让人身心疲惫,岁月蹉跎,令人感到十分凄迷。
对床夜话,兄弟二人畅谈人生理想和志趣,期待来日相聚;
然而世事变迁,难以预料,何时能实现呢?只有尽情欣赏美景才能忘却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诗人在洛阳追收到哥哥的书信,得知哥哥被贬至新昌绿阴亭,心情非常难过。颔联写绿阴亭周围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颈联抒发作者对官场的感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以及渴望归隐的愿望。尾联通过想象未来与弟弟重逢的欢乐情景,表达出自己对官场生活无法忍受的心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