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如来号定光,百年真相为重装。
面前涌出香炉石,欲使人烧无尽香。

【注释】

定光室:即定光佛寺。在今陕西户县东南的定水村西北。据《清凉传》卷下引《净名经》,“定光佛者,西域之祖也……其国中有一石室,名定光室。”

【译文】

古时有如来号称定光,百年真相为重装。

面前涌出香炉岩,想让人烧尽无尽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僧人道一所作的《定光佛颂》。诗的前两句写定光佛寺,后两句写香。

定光佛,梵文音译作“Dhyānakaya”,意译为“定慧”。佛教认为此尊佛是过去久远劫中成佛的第一人,故称“初佛”。相传他生于南印度拘利婆罗门族,姓摩诃衍那。因见拘利婆罗门王贪财,便离开王舍城,往南游行,最后来到拘利婆罗门王的住处,以神通力使拘利婆罗门王的妻妾都变成石头,拘利婆罗门王则变成一头牛,从此皈依佛门,成为佛的信徒。据说后来拘利婆罗门王又回到王舍城,把佛带到那里,并建造了一座大塔供养佛。这就是佛经中所提到的“定光佛”,也称“定光如来”,或简称“定光佛”。

定光佛的真身现在印度,但人们常常怀念他的功德和智慧,所以在各地建起许多寺庙供奉他。唐代诗人道一在长安西郊见到一座定光佛寺,于是作了这首赞诗。全诗用韵,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悦耳。前二句说定光佛的真身现于世,人们要修持供养;第三句说人们修持供养,香火就会旺盛;后二句说香火旺盛,就是佛的光临与教化。整首诗表现了人们对佛的崇敬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