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南名地蚤相知,老向潇湘看立碑。
壮节独驰南峤事,古风不括故山诗。
愁烟半锁黄茅垄,部曲谁寻旧将旗。
遥瞩芜江想灵气,孤云落日不胜悲。

【注释】

过商翁墓:即《过故人商翁墓》诗,为作者早年所作的一首七绝。

征南名地蚤相知:征是征调、征召的意思;南是南方、荆州的简称。征南名地早相知:征召我到荆州时,你早已知道我了。蚤,通“早”。

老向潇湘看立碑:指在潇湘一带立有墓碑(纪念石碑)。

壮节独驰南峤事:指在南岭一带建立功勋。南峤,泛指南岭。

古风不括故山诗:指在故山(指故乡)写有诗歌。

愁烟半锁黄茅垄:指黄茅岗上烟雾缭绕,草木苍翠,景色十分优美。但这里也有忧愁之意。黄茅,一种草。垄,山坡。

部曲谁寻旧将旗:指部下士兵不知谁是旧将(阵亡的将领);谁,疑问代词,相当于“何”。

遥瞩芜江想灵气:遥望芜江,想象那灵气所聚之处。芜江,一条江流。

孤云落日不胜悲:形容自己孤独无依,悲伤之情无法排解。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人回忆早年在荆州时,曾和故友商翁一起游历潇湘一带,并在那里留下了不朽的功绩。如今,岁月已逝,诗人已年迈体衰,只能在黄茅岗上徘徊,望着茫茫的烟雾,怀念起当年在战场上驰骋的英雄往事。最后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全诗以“过”字为线索,从“征南名地早相知”到“孤云落日不胜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诗人晚年时期。据《新唐书·文艺传》记载,诗人曾于天宝年间任左拾遗等职。后来因直言进谏得罪权臣而被贬谪至夜郎。这首诗就是他在夜郎时期所作。当时他身处异乡,远离家乡,思念故乡之情难以言表。于是借商翁之墓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