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山前十里松,逍遥谁在白云中。
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
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

浮石山前十里松,逍遥谁在白云中。

孔光蚤上三公印,卫武终为百岁翁。

禅客方谈无上道,史官空记太平功。

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

翻译:
在浮石山前十里处有座松树,谁能在这云海之中逍遥自在?
孔光年轻时就担任了三公的职位,最终成为了长寿的老者。
禅修之人谈论着最高的佛法,历史官员们则只留下了太平之功。
回想起当年那位穿着青衫的学者,他并非佛教之人,只是一条江水向东流去。

注释:

  1. 浮石山:浮石山是一处自然景观,位于浙江衢州。
  2. 十里松:指浮石山前十里处的松树林。
  3. 白云中:形容松树林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4. 孔光:汉代著名宰相,曾任三公之职。
  5. 三公印:指古代官职中的三公印章。
  6. 卫武:东汉名将卫青,以其勇猛著称,晚年被尊称为“卫大将军”。
  7. 禅客:指修行者,常在寺庙中修行。
  8. 无上道:最高的佛法。
  9. 史官:指记录历史的官员。
  10. 太平功:指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历史功绩。
  11. 昔年翘馆青衫客:指的是过去曾居住在书院中的那位穿着青衫的学者。
  12. 非佛非心江水东:表达了这位学者既不是佛教之人也无其他信仰,只是一条江水向东流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浮石山前松树林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松树苍劲的姿态和白云缥缈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孔光”与“卫武”两句,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和地位,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命运的不同轨迹。

“禅客”与“史官”的设置,分别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记录者的外部成就。然而,两者都未能触及真正的心灵深处,只能留下表面的荣耀和空虚。这种描写揭示了人们对于精神追求和社会认可的矛盾态度。

最后一句“昔年翘馆青衫客,非佛非心江水东”,则是对整首诗的升华。诗人通过回忆过去那个身着青衫的自己,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反思。他既不属于佛家也不沉迷于世俗,只是在江水的东面静静地流淌。这种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哲学思考,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