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上散郎亭,老树苍崖如有情。
欢戚已随时事去,代间只有古人名。
【注释】
散郎亭:在法华寺上,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区上元县治东北(今夫子庙地区)。
苍崖:青色的崖石。
欢戚:欢乐与悲伤。
时事:世事,时代。
古人名:指历史上著名的人物或他们的事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借咏法华寺上散郎亭,抒发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世道沧桑的沉思。
首句“法华寺上散郎亭”,点明题旨。法华寺,位于金陵城西灵谷寺旁,南朝梁武帝时建。《南史》卷一五《江陵王传》:“江陵王绎为丹阳尹,尝登法华寺塔,见古迹,有怀古意。……后坐事,出为散骑常侍,寻卒于丹徒。”散郎亭在寺之东。诗题中“上”字,当是泛指。
次句“老树苍崖如有情”,是全诗主旨所在。法华寺旧迹,已难寻觅;散郎亭,亦成陈迹。然而诗人却以“老”、“苍”、“若有情”等词语来形容它,足见他对此地怀有深情。这两句是说:法华寺上的散郎亭,尽管已是“老树苍崖”,但是它们仿佛还存有某种感情似的。这感情,就是当年佛门祖师在此结庐而居、开宗弘法的历史事实。
三四句“欢戚已随时事去,代间只有古人名”,“欢戚”二字用典。“随事”,谓随时。“代间”,谓历代。《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少贫家子,志气慷慨,而优游不急之业。……及渡江,左将军司马睿聘为佐吏,转记室参军。……机既文采风流,兼倍体强记,既而有感于《两都》、《二京》,始著文赋,率然便能。……机每为诗,援琴命樽,酒酣乃起,诵诗弄纸,下笔立成。辞若春荣,妙拟造化。”(《晋书·陆机传》)“时事”指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之事。(见《宋书·谢安传》)“古人名”,即“古人名宦”。陆机曾仕东晋,历官至太子中舍人,后因事被免职。《晋书·陆机传》:“成都王颖将伐吴,征机为大司马掾。……机既至,拜参军祭酒,修笺檄,多疾作,不任其职……会成都王反诛,遂收付狱,考事系廷尉。”陆机一生政治上不得志,但文章著述方面却取得了巨大成就,他的许多作品都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陆机在文学上的成就,使他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五六句“代间只有古人名”。“代间”指后世。“古人名”指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和他们的丰功伟绩。陆机的诗文,尤其是他所写的《辨亡论》等政论文章,以及《文赋》等理论著作,都是当时乃至后世极为推崇的经典。因此,陆机在人们的心目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末二句“欢戚已随时事去,代间只有古人名”,既是对前三句的总结,也是对陆机的评价。前两句写景抒情,后两句议论评价;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时事”与“古人名”相对举,使诗歌内容更为丰富,表现更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