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长者寻常有,应供如来不易逢。
二施本无差别理,莫论庭柏与庭松。
注释:给孤长者即佛教所说的阿难,是佛陀的弟子之一。
寻常:平常,指普通情况。 应供如来不易逢:应该供奉佛祖的机会不是常有的。
二施本无差别理:两种施舍本来没有什么差别的道理。
莫论庭柏与庭松:不要讨论庭院里种柏树和松树的差别了。
赏析:此诗以“次韵酬楚兴三颂”为题,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高远志向。
首句“给孤长者寻常有”,诗人用“寻常”一词,表示给孤长者(阿难)在普通人中是很常见的。这里可能是在说佛教中的一种信仰观念,即认为阿难是一个普通的僧人,不应该被过分地看待或崇拜。
次句“应供如来不易逢”,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信仰观念。他认为,阿难作为如来的弟子,应该是非常难得的,不应该轻易地得到。这里的“如来”是指佛陀,也就是佛教中的教主。
第三四句“二施本无差别理”和“莫论庭柏与庭松”,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无论是给孤长者还是其他人,他们所做的都是施舍,而施舍的本质并没有差别。因此,我们应该超越世俗的偏见和偏见,平等地看待所有人和事。
最后一句“不要讨论庭院里种柏树和松树的差别了”,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期许。他希望人们能够放下心中的成见和执着,以一颗包容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