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洞庭上,延首望君山。
君山不可见,止在狂波间。
风休水亦息,烟岚露空碧。
何烦问法意,开口成尘迹。
君山
我来洞庭上,延首望君山。
君山不可见,止在狂波间。
风休水亦息,烟岚露空碧。
何烦问法意,开口成尘迹。
注释:
君山:指位于洞庭湖中的岛屿,因山上多有神仙居此而得名。
我:代指诗人自己。
洞庭:即洞庭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位于今湖南省北部。
延首:抬头远望。
君山不可见,止在狂波间:意思是因为君山高耸入云,难以看见;而它只是浮在波涛之上,无法接近。
风休水亦息:风停水静,形容自然景色宁静美好。
烟岚:云雾缭绕的样子。
露空碧:露水晶莹剔透,映照着天空的碧绿。
何烦问法意,开口成尘迹:意为无需询问什么佛法意义;即使开口说话,也会被尘埃污染,化为尘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诗人站在洞庭湖畔,望着远方的君山,但君山却无法近观。他感叹道,君山虽然高耸入云,但它只是浮在波涛之上,无法接近;即使风吹浪涌,也无法触及。接着,诗人转而描写了湖面上的景色:湖水平静如镜,云雾缭绕,露珠晶莹剔透,映照着天空的碧绿。然而,这一切都显得如此宁静美好,却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脱物外的感觉。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他感叹说,即便开口说话,也会被尘埃污染,化为尘土。这是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也是对心灵自由、超越尘世的一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