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源初甚微,屡挹不满缸。
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
虚头市初集,鱼豆皆成桩。
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
绿荷竭苞苴,人散谁复撞。
鸥鸟亦来下,酒旆停空杠。
我来憩桑门,竹户映蓬窗。
夜寝那可寐,江流正淙淙。
湘中宿台步寺
湘源初甚微,屡挹不满缸。
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
虚头市初集,鱼豆皆成桩。
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
绿荷竭苞苴,人散谁复撞。
鸥鸟亦来下,酒旆停空杠。
我来憩桑门,竹户映蓬窗。
夜寝那可寐,江流正淙淙。
注释:
- 湘源初甚微:湘江源头很小。
- 屡挹不满缸:多次舀水却总是不满缸。
- 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等到到达台步山时,只见一片汪洋,水面宽广如同长江。
- 虚头市初集:集市刚开始形成。
- 鱼豆皆成桩:市场上的鱼和豆类都摆成了堆。
- 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当地的夷人和獠人不认识我这个人,还以为我是在卖猪呢。
- 绿荷竭苞苴:荷叶全部被摘光了。
- 人散谁复撞:人去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停下来和我打招呼碰撞。
- 鸥鸟亦来下:鸥鸟也飞下来。
- 酒旆停空杠:酒旗停在了空荡荡的横杆上。
- 我来憩桑门:我来到这里休息。
- 竹户映蓬窗:竹制的门户映照着蓬草编成的窗户。
- 夜寝那可寐:晚上睡觉怎么能睡得着?
- 江流正淙淙:江水的流动声正好是潺潺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湘江边景色和生活的诗作。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将湘江边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同时,诗人对湘江边的夷人和獠人也充满了同情心,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