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舟下潇江,泛泛入愚溪。
昔人不复见,秋草空萋萋。
委蛇望僧园,云屋倦攀跻。
林高日气薄,磔磔鸣山鸡。
倒景相吐吞,清明合致犁。
昔人怅投裔,感事多悲悽。
北邙一抔土,荣辱方今齐。
人生无百年,外物安可迷。
溪水泻石间,喧喧如鼓鼙。
了无人世想,粗可休天倪。
吾亦被黯黮,东山饱蒿藜。
二年已数至,屐齿连山溪。
行亦归三吴,孤猿安故栖。
它年若有梦,邂逅识江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的全文如下:
榜舟下潇江,泛泛入愚溪。
昔人不复见,秋草空萋萋。
委蛇望僧园,云屋倦攀跻。
林高日气薄,磔磔鸣山鸡。
倒景相吐吞,清明合致犁。
昔人怅投裔,感事多悲悽。
北邙一抔土,荣辱方今齐。
人生无百年,外物安可迷。
溪水泻石间,喧喧如鼓鼙。
了无人世想,粗可休天倪。
吾亦被黯黮,东山饱蒿藜。
二年已数至,屐齿连山溪。
行亦归三吴,孤猿安故栖。
它年若有梦,邂逅识江西。
注释:
- 榜舟:指划船。潇江:指潇水(湘江)在湖南境内的一段。愚溪:位于湖南省永兴县,因唐代诗人贾岛而得名。
- 泛泛:水面宽阔的样子。入愚溪:指进入愚溪中游玩。
- 昔人:指过去的人们。不复见:不再出现。秋草:指秋天的草地。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 委蛇:形容缓慢地移动。望僧园:看僧园(佛教寺院)。云屋:指高耸入云的楼阁。倦攀跻:疲倦攀登。
- 林:指树林。高:指树高。日气:阳光。薄:微弱。磔磔:鸟叫声。
- 倒景:指夕阳。相吐吞:相互映照。明:明亮。合:应该。致犁:指耕作。
- 昔人:指过去的人。怅投裔:惆怅地离去。投裔:离开家乡。感事:感触世事。
- 北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郊的一座山。一抔土:一点尘土。荣辱:光荣和耻辱。方今:现在。俱:同,一样。
- 了无:没有。人世:尘世。想:思念。天倪:天空的边缘,比喻高处或高处的事物。
- 黯黮:颜色深暗。东山:在安徽省滁州南面的一座山(在今安徽凤阳)。饱蒿藜:吃饱了野菜野果(指隐居生活)。
- 二年:两年后。数至:多次来到。屐齿:木屐底下的齿印。山溪:山间的小溪。
- 孤猿:指孤独的猿猴。安:怎么。故栖:原来栖息的地方。
- 它年:将来的某年。若有梦:如果有梦的话。邂逅:意外相逢。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诗的开头“榜舟下潇江,泛泛入愚溪”描绘了诗人乘船下行潇江,进入愚溪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接着诗人回忆起往日的生活,感慨时光荏苒,人事已非,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然后,诗人转向自然景观,描述了山林、溪流等景物,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和谐。然而,诗人并没有沉醉于自然之中,而是思考着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感叹自己的命运如同落叶一般飘零不定。最后两句诗人通过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现了对官场的厌倦和超脱世俗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感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官场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