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汉宫女。生如桃李花,皖皖托朝露。不向春风荣,摧折在泥土。
耻将黄金市颜色,空得君王一回顾。黄门扶我上车去,遥望汉宫隔烟雾。
十年帘下学画眉,不知还被蛾眉误。中间悲怨或易忘,如今羁愁那可谕。
梦中时复作歌舞,满目异类谁与语。胡风日夜惊吹沙,不知春来复秋去。
一生此恨终难言,独自援琴传作谱。传作谱,一曲未终泪如雨。
我来都城下,黄尘厌羁旅。道人为我试一弹,使我超然为怀古。

【赏析】

此诗作于元贞二年(1296年),诗人为友人王昭君画像,并为之鼓琴而作。王昭君,汉代宫女,生如桃李花,在朝中荣华一时,但最终却因不愿“以色事人”而被弃置冷宫,终老于深宫之中。诗人借画笔之缘,抚琴传情,以抒胸中郁积之愤懑。全诗情感强烈,气势豪迈,风格刚劲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首联写王昭君出塞的不幸遭遇,表现了昭君的怨愤之情。诗人用比兴手法,先从外表上描写王昭君,说她像春天盛开的桃花一样美丽;又从内在上揭示其命运,说她托身于朝露,不能与春风争艳,只能被摧折在泥土之中。这两句诗,既突出了王昭君的美,又表现了她的悲苦。

颔联写王昭君出塞的悲哀。诗人用典,说王昭君不贪图金玉珠宝来换取荣华富贵,只求得到君王的一次回眸顾盼。可是她得到的却是冷落和疏远。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王昭君的贤德,又表现出了她的无奈和悲伤。

颈联写王昭君出塞之后的凄凉生活。诗人用典,说王昭君曾受黄门宦官的抬轿扶车,去汉宫中陪伴皇帝。如今只能在烟雾弥漫的汉宫里遥望,思念着远方的亲人。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王昭君的孤独寂寞,又写出了她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尾联写诗人自己的处境。诗人说自己十年来一直在宫廷中学习画眉,但却不知道这种技艺是否真的值得?中间的悲怨或容易忘记,如今羁旅愁绪又怎能诉说呢?梦中时有歌舞表演,满眼都是奇异的人和事,可又能与谁倾诉呢?胡地风沙吹得日夜不停,不知春天何时到来。一生的遗憾和痛苦,终究难以诉说出口,只能独自弹奏琴曲来寄托哀思。

此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王昭君的美丽与不幸,第二部分写王昭君的贤德与悲剧性结局,第三部分写王昭君的孤独与思念,第四部分写诗人自己的感慨与寄托。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