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有幽怨,其意岂为秋。
西风多感伤,乃尔增百忧。
辗转长夜枕,徘徊千尺楼。
浮生能几时,年华亦易遒。
傥非拳拳志,谅复何所求。
天道或难平,此理可信不。

【注释】

怨思:即怨诗。幽人:指隐士。幽怨,深愁。其意岂:他的本意是。岂:何。秋:一作“时”。西风:秋风。多感伤:多感慨伤感。乃尔:这样。增百忧:使忧愁倍增。辗转:翻来覆去。长夜枕:长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徘徊:游荡不定。千尺楼:高楼。浮生:短暂的生命。几时:什么时候。年华:青春。遒:衰败。拳拳:恳切的样子。谅:通“谅”,诚然;确实。天道:自然规律。或难平:难以平定。此理:这种道理。可信不:能否相信?

【赏析】

《怨诗》为作者的五言古诗组,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抒写隐者对世事的不平与愤懑,表现了作者渴望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全篇以怨起,以怨终,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首句“幽人有幽怨”,点明题旨,交代诗人的身份和处境。幽人,即隐士。幽怨,即隐者内心的苦闷和忧伤之情。“其意岂为秋”一句,承接上句,直抒胸臆,表明诗人的本意并非仅仅为秋天而忧伤。“岂为秋”三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叹,又揭示了诗人内心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次句“西风多感伤”一句,紧承上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感受到的悲凉和伤感。这里的“西风”并非实指秋风,而是暗指政治上的腐败风气和社会黑暗现象。“乃尔增百忧”一句,承接上句,表达了诗人因秋风中的感伤而产生的更强烈的忧虑之情。这里的“乃尔”二字,既表示了一种无奈和悲哀,又流露出一种愤慨和不平之气。

接下来两句“辗转长夜枕,徘徊千尺楼”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情景,以及在高楼中徘徊不定、无法安定的心态。这里的“辗转”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又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和政治问题的不满和忧虑。而“千尺楼”则象征了诗人心中的高远理想和坚定信念。

最后两句“浮生能几时,年华亦易遒”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青春易老的无奈。这里的“浮生”一词,既指诗人短暂的一生,又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年华亦易遒”一句,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和升华,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结尾两句“傥非拳拳志,谅复何所求”一句,是全诗的总结句。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怀有拳拳之志,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失望和无奈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理想和信仰的追求和坚守。整首诗通过抒发诗人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现象的不满和忧虑之情,表达了他对于理想、信仰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