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令胸次著崔嵬,万事于人何有哉。
欲向悬崖看积雨,几经空谷撼奔雷。
山花无思开还落,溪鸟忘机去复来。
此地逍遥吾足矣,解愁春瓮不须开。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1082年)创作的。诗人当时任密州知州,在任期间,因对朝政不满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而作此诗。

第一首:
注释:莫让心胸有高傲的想法,万事都与他人无关。
赏析:诗人用“莫令胸次著崔嵬”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屑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应该保持谦逊,不将自己看得过高,这样才不会被外界所困扰。这里的“崔嵬”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希望自己的心胸像山一样宽广,能够包容万物。

第二首:
注释:想要在悬崖上欣赏雨景,经历了空谷中的雷鸣。
赏析: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他想象着自己在悬崖上,看着天空中的积雨滴落,听着山谷中的雷声轰鸣。这种场景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意志。

第三首:
注释:山花没有思考就开,又落下,溪鸟忘记了机巧就飞来飞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山花无思而开,溪鸟忘机而飞。诗人用这两个例子来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他认为无论是人还是物,都不应该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是要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第四首:
注释:在这逍遥自在的地方,解愁春瓮不开也是快乐的。
赏析: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用“解愁春瓮不须开”表达了他内心的满足和快乐。他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已经忘却了所有的烦恼和忧愁,所以不需要再去寻找新的快乐来源。这里的“逍遥自在”形容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在这里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