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地间,同一幻泡影。
偶然相值过,便有人与境。
那知两皆漫,直寄弹指顷。
古来贤达士,物我均土梗。
程侯东南俊,少日忠义秉。
周旋正色地,四海惮严冷。
立朝二十年,愤世欲生瘿。
班虽近日月,志则在箕颍。
中年拂衣归,绝意向钟鼎。
泽幽成小筑,胜会已独领。
清寒挹湍濑,秀色揽诸岭。
聊将不羁身,对此无阏景。
回首浯溪老,便觉加数等。
从渠春风颠,那得到古井。
高词出胸臆,妙处如灌顶。
读罢眷樊笼,悠然发深省。

【注释】

题伯禹:题咏伯禹的故事。

漫吾亭:即漫吾亭,在今安徽歙县北,为唐元和年间刺史李渤所筑,因池水常漫溢,故名。

幻泡影:佛教指世间万物皆是幻象,没有实体。

偶然相值过:意指人生相遇是偶然的。

那知:岂料。

两皆漫:指人生与世事都如泡影般虚幻不定。

直寄:一语双关,既是“只是”,又是“寄托”之意。

古来贤达士,物我均土梗:自古以来的圣贤志士,都是天地间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

程侯:指程颢,字伯淳,北宋哲学家。

东南俊:宋代以东南地区人才辈出著称。

忠义秉:忠诚和正义之心。

立朝:当政之时。

愤世欲生瘿:愤世嫉俗,想要长生不老(瘿病)。

班:指班固,西汉历史学家。

箕颍:分别指《周易》中的《系辞》、《文言》,以及《尚书·尧典》。

中年拂衣归:中年时期便辞官归隐。

绝意向钟鼎:决意放弃做官,向往隐居生活。

泽幽成小筑,胜会已独领:在山水之间建造了一座幽静的小居,独自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清寒挹湍濑,秀色揽诸岭:形容景色优美。

聊将:姑且。

无阏景:指心灵无所拘束,自由自在。

回首浯溪老,便觉加数等:回顾过去的人生经历,觉得自己已经老去了许多。

春风颠:指沉迷于世俗的生活。

高词出胸臆,妙处如灌顶:指文章或诗歌写得高深莫测,令人赞叹不已。

樊笼:指束缚人思想的枷锁。

悠然发深省:深深地思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壁诗,作者在漫吾亭上题写了这首诗。诗人以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了对人生、对世态、对官场的种种看法与态度,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世态炎凉的感叹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成语、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两句以佛家观念作引子,点明了人生之“幻泡影”的虚无本质。接着,诗人以“偶然相值过,便有人与境”为转折,表达了人生相遇的偶然性与世事无常的观念。最后,诗人以“那知两皆漫,直寄弹指顷”作为总结,强调了人生与世事都如泡影般虚幻不定,并以此暗示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颔联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生与世事的看法。诗人认为,人生中的一切遭遇都是偶然的,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还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都是如此。同时,诗人也指出了人生的短暂与世事的无常。他认为,人生如同泡影般虚幻,而世事更是瞬息万变,一切都在弹指之间。这种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又表现出了他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无奈感伤。

颈联两句则转向了诗人自身对于官场的态度。诗人认为,自己曾经是一个志向远大、忠贞不屈的贤达之士,但后来却因为厌倦了官场的生活而辞官归隐。他决意放弃做官,向往隐居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种态度既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也反映了他对世俗官场的一种不屑与反感。

接下来四句则转入了诗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赞美。诗人认为,在山水之间建造了一座幽静的小居,独自享受着美好的时光,欣赏着自然景色的美好,领略着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这种生活方式既远离了尘世的繁华与喧嚣,又能够让人的心灵得到充分的放松与自由,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尾联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反思与领悟。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发现他已经老去了许多,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遗憾或是沮丧,反而以一种超然的姿态面对这一切。诗人认为,人生短暂而无常,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被世俗的纷扰所迷惑,才能真正地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整首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与感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对于世态、对于官场的种种看法与态度,表达了他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