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客衢州,尝过招贤馆。
主人敬爱客,置驿极安便。
堂前花作屏,堂后竹成援。
人来铜步岭,路异玉玉县。
回头四十载,兴废眼中见。
重寻旧馆盟,井径无复辨。
沉吟茂林缺,怅望佳石转。
道逢里监门,难我曾识面。
白头相劳苦,语已涕双泫。
破屋为少留,天寒雨如线。
宿招贤馆
儿时客衢州,尝过招贤馆。
主人敬爱客,置驿极安便。
译文:小时候我在衢州做客人,曾经在招贤馆住过,主人对我非常尊重和喜爱。
注释: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市。招贤馆:古代接待远方来客的地方,多设在名胜古迹附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儿时在招贤馆的经历。他回忆起自己年少时在衢州做客人,曾在招贤馆住过一段时间,当时的主人对他非常尊重和喜爱。他描述了招贤馆的环境,以及主人对他的照顾和关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堂前花作屏,堂后竹成援。
译文:客人来到馆前,看到门前有盛开的花作为屏障;走到堂后,看到四周环绕着翠绿的竹子作为扶手。
注释:堂前:指招贤馆的前厅。花作屏:用花朵作为屏风。堂后:指招贤馆后的走廊。竹成援:用竹子作为扶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招贤馆内外的美丽景色。前厅门前的花作为屏障,为客人提供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到了堂后,四周环绕着翠绿的竹子作为扶手,为客人提供了一种舒适的感觉。这些美丽的景色都给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来铜步岭,路异玉玉县。
译文:人们从铜步岭上来,道路与玉山县不同。
注释:铜步岭:位于招贤馆附近的一座小山。路异玉玉县:指的是道路的不同,可能是因为地形、交通等原因造成的。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人们的活动和道路的变化。人们从铜步岭上来,说明这个地方可能有一些吸引人的风景或特色。而道路与玉山县不同,可能是因为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影响和便利。
回头四十载,兴废眼中见。
译文: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这里曾经兴盛,现在又衰落,一切都在我的眼前。
注释:回头:回头看。兴废:兴盛与衰败。眼中见:通过观察可以看到的情况。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回顾了过去四十年的历史变迁,看到了这里的兴盛与衰败。这种变化让他感到惋惜和无奈,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重寻旧馆盟,井径无复辨。
译文:重新寻找过去的约定,发现已经没有了分辨的余地。
注释:旧馆盟:过去的约定。无复辨:没有分辨的必要了。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约定的失落感和无奈。他试图重新寻找过去的约定,却发现现在已经没有了分辨的余地。这种失落感和无奈让他感到痛苦和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他对未来的思考和展望。
沉吟茂林缺,怅望佳石转。
译文:我沉吟着感叹茂密的树林已经缺少,望着那些美好的石头转动着。
注释:沉吟:深思的样子。惆怅:忧愁的样子。茂林缺:茂盛的树林已经缺少了。佳石转:美好的石头转动着。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思考。他深深地叹息着茂密的树林已经缺少了,同时看着那些美好的石头转动着,内心充满了惆怅之情。这种感受让他更加珍惜自然的美好,同时也引发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的思考。
道逢里监门,难我曾识面。
译文:在路上遇到一个看守城门的人,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他了。
注释:里监门:指守卫某个地方的官员或士兵。难曾识面:很久没有见过这个人了。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熟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熟悉的人,但是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他了。这种感慨让他感到遗憾和失落,同时也引发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珍视。
白头相劳苦,语已涕双泫。
译文:头发已经白了还在互相帮助,说着话已经流泪了。
注释:白头:头发变白了的意思。相劳苦:互相帮助。涕双泫:流泪的样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老人互相帮助的情景,尽管他们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保持着相互帮助的精神。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深情和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的泪水也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悲伤和不舍,让人不禁为他们的未来感到担忧。
破屋为少留,天寒雨如线。
译文:破败的房子只能暂时住下,天气寒冷,雨水像细线一样飘洒下来。
注释:破屋:指破败的房子。少留:暂时留下的意思。天寒雨如线:天气寒冷,雨水像细线一样飘洒下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破败房子里的生活场景。他只能暂时住在这所破败的房子中,天气寒冷,雨水像细线一样飘洒下来。这种生活环境虽然艰苦,但他却能保持乐观的心态,继续前行。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