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惊坐上江天渺,半幅鹅溪写霜晓。
风低黄芦潮欲到,平沙无人喧宿鸟。
而来着眼应万里,开卷尺馀那尽了。
须知王孙寄笔力,平日气吞云梦小。
故将点缀调儿辈,不待淋漓翻墨沼。
滕王蛱蝶往谁并,曹霸骅骝今已少。
坐令好事费百金,窗几短屏横轴绕。
君家此本传几世,羁客见之先绝倒。
江头历历旧行处,好在渔矶落寒潦。
浮家泛宅归去来,还看飞鸿卧林杪。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欣赏一幅写景的画时,联想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画家王维和曹霸,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对王、曹两位大师的崇敬之情。全诗四联,每联都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首描绘了画面上的景象,后半首则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及对历史名家的追思。
首先看第一联,“忽惊坐上江天渺,半幅鹅溪写霜晓。”此联描写的是诗人在欣赏画卷的过程中,突然被眼前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江天之中,而画中的霜晨鹅溪景象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第二联,“风低黄芦潮欲到,平沙无人喧宿鸟。”这一联则转向了画中的另一景致——平静的沙滩上,只有稀疏的人声和鸟儿的鸣叫声。这似乎在告诉我们,这幅画所展现的是一个宁静而又和谐的世界。
第三联,“而来着眼应万里,开卷尺馀那尽了。”这里,诗人将视线转向了画卷本身,开始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意。他发现,这幅画虽然只展开了一半,但已经展现出了万里江山的壮丽景色,让人不禁感叹于画师的笔力。
第四联,“须知王孙寄笔力,平日气吞云梦小。”这句诗则是诗人对画师们才华横溢的赞美。他们如同古代的王孙贵族一样,用他们的笔墨之力,将平凡的景色描绘得如此生动有趣,让世人为之倾倒。
第五联,“故将点缀调儿辈,不待淋漓翻墨沼。”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画师们在创作中不必过分追求色彩的浓淡与深浅变化,而是应该注重细节的处理与整体的协调,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
第六联,“滕王蛱蝶往谁并,曹霸骅骝今已少。”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上两位大师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艺术传承的担忧。他希望后人能够继续发扬光大这些传统艺术,不要让它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第七联,“坐令好事费百金,窗几短屏横轴绕。”这句诗则反映了诗人对收藏家们对于艺术品的喜爱与追捧。他们不惜花费巨资购买名家之作,以期能够珍藏一生。
最后一句,“君家此本传几世,羁客见之先绝倒。”这是诗人在赞叹这幅画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能够早日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欣赏家乡的美丽风光。
第八联,“江头历历旧行处,好在渔矶落寒潦。”此联则回到了画中的场景,诗人看到了曾经熟悉的江头渔矶,感受到了那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
第九联,“浮家泛宅归去来,还看飞鸿卧林杪。”诗人在欣赏完画作之后,思绪万千。他想到了自己的漂泊生活,以及那些曾经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现在,他终于可以回到家乡,与他们重逢了。同时,他也想起了那自由自在的飞鸿,它们在林梢之间翱翔,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由。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历史名家的追思之意。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之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