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恰恰晴鸠喜,上巳人家扫蚕蚁。
纸窗茅屋春雨寒,买炭添炉中夜起。
平明采叶晞露痕,随刀翠缕如丝匀。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麦祀蚕神。
咽明足紧解丝簇,犹向前溪问茅卜。
东邻西里想殷勤,借问今年几分熟。
缫车轧轧桑阴凉,主家人立鸿雁行。
丝成不得半缕著,一生麻纻随风霜。

【注释】

蚕妇行:即《蚕妇》,乐府古题。

树头恰恰晴鸠喜,上巳人家扫蚕蚁。——上已节(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是祭祀蚕神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蚕蚁,准备迎接新丝。

纸窗茅屋春雨寒,买炭添炉中夜起。——因为天气寒冷,所以要在夜里起来生火取暖。

平明采叶晞露痕,随刀翠缕如丝匀。——早上采摘桑叶,把露水擦干净,然后顺着桑叶的纹理剪下细长的嫩叶。

三眠欲食春已老,旋炊新麦祀蚕神。——春天蚕宝宝要蜕皮了,所以蚕妇要为它们煮新麦吃,以祈求蚕宝宝健康长大。

咽明足紧解丝簇,犹向前溪问茅卜。——蚕妇要为蚕宝宝解开缠绕的丝线,并前往前溪(地名,在今浙江桐乡县西南,这里指桐乡县)向占卜者求得吉祥。

东邻西里想殷勤,借问今年几分熟?——蚕妇要询问邻里的蚕茧收成情况。

缫车轧轧桑阴凉,主家人立鸿雁行。——缫丝时发出轧轧的响声,主人家的院子里有成队的大雁排成一字形飞翔。

丝成不得半缕著,一生麻纻随风霜。——蚕茧制成后不能全部用来做丝,只能留下部分用做麻布,剩下的都用来喂蚕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农村妇女的生活片段。诗从“树头恰恰晴鸠喜”开始,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接着诗人转入对农村生活的描写。“买炭添炉中夜起”,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而当蚕儿开始结茧时,农家则忙着为它们煮食、解除缠绕的丝线等。这些细节生动地反映了农村妇女的生活状况。最后一句“一生麻纻随风霜”更是将这种艰辛生活推向了一个高潮。整首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