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俱清净,能令五月凉。
芬香随处有,不待沐兰汤。
【译文】
心境清净,能使五月凉爽。
香气无处不在,不必沐浴兰汤。
【注释】
太上皇后: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玉环的封号。
端午:五月初五日端午节。
帖子词:古代皇帝或贵族所发的文书,用在节日时向臣民致词。
心境俱清净:心境都如一泓清泉。
令:能够使。
五月凉:能使五月份也感到凉爽。
芬香随处有:到处都有芬芳的气息。
不待沐兰汤:不用沐浴兰汤。
【赏析】
此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欣赏。
首句“心境俱清净”,以心境之清净,表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之平和、宁静。这种清净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它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作者的心灵,使得他能够更好地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次句“能令五月凉”,则是说这种清净的心态能够带给人们清凉的感觉。这不仅仅是指气候上的凉爽,更是指心灵上的清凉。在这个繁华喧嚣的世界里,人们常常被各种烦恼所困扰,无法真正享受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而有了这种清净的心态,人们就能够像夏天的微风一样,带来丝丝凉意,让人心生愉悦。
第三句“芬香随处有”,则描绘了一幅充满芬芳气息的景象。在这里,“芬香”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的气味,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无论是花开花落,还是鸟鸣虫唱,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魅力。这些芬芳的气息随风飘荡,弥漫在整个空间,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
最后一句“不待沐兰汤”,则是说这种清新的气息不需要经过沐浴兰花汤等繁琐的仪式就可以获得。这里的“沐兰汤”原指古代的一种洗浴方式,需要将花瓣放入水中煮沸后饮用。而在这首诗中,它被用来比喻那种清新、自然的美。因此,当人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清新的气息时,就无需经过繁琐的步骤来获得它。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