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开国尽东州,此地常居第一流。
四海今皆归圣主,万兵犹得视元侯。
江山执胜登临好,市邑空残赋役稠。
我去正应千百虑,不知能复纵吟不。

【注释】

和平甫:诗人自称。越州:今属浙江省,是东晋和刘宋时的政治中心,也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开国:建立国家政权。尽:尽数。

此地:指越州。常居第一流:常常处于领先地位。

四海:全国。归圣主:归顺圣明的君主。万兵:千万兵力。犹得视元侯:仍能见到元侯(指贤明的君主)。元侯:贤明的君主。

江山:山河。胜:胜地,指风景优美的处所。登临好:登高远望的好地方。

市邑:集市。空残:荒凉破败。赋役稠:赋税徭役繁多。

去:离开这里。正应:应当。千百虑:千头万绪。不知:无法知道。能复:能够重新。纵吟:放声长吟。

【赏析】

《和平甫越州》作于绍兴六年(1136)冬,是一首怀古诗。诗人通过描绘越州的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不满与悲叹之情。

首联:“六朝开国尽东州,此地常居第一流。”

意思是说,东晋和刘宋王朝都是从东晋建都于建康(今南京)开始的。越州作为六朝的东都,一直是繁华兴旺的,它的地位一直很高。“六朝”泛指南北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开国”指这些王朝建立政权,“尽东州”即“尽东都”,指这些王朝建都都在建康,“此地”指的是越州。“常居第一流”是说,越州自古以来就是东南地区的繁荣中心,地位始终是很高的。

颔联:“四海今皆归圣主,万兵犹得视元侯。”

“四海”,指天下;“圣主”,贤明的君主;“元侯”,贤明有才能的官员或君主。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天下都已经归于贤明的君主,即使有再多的士兵,也仍然可以像过去那样治理国家。“归圣主”是指宋朝的君主英明而富有才能,他能够使国家强盛起来,所以天下人都归心于他。“万兵犹得视元侯”是说在这位贤明的君主领导下,即使是再多的士兵,也仍然能够管理好国家。

颈联:“江山执胜登临好,市邑空残赋役稠。”

“江山执胜”是说登上越州的高山俯瞰四周的景色,景色非常美丽。“执胜”是指掌握全局的优势。“市邑空残”是指集市和城镇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了。“赋役”是向百姓征收的税收和劳役。这两句的意思是,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的景色,越州的山水风光非常美丽;但是,由于战争和政治腐败,城镇和市集都已经变得破败不堪了。

尾联:“我去正应千百虑,不知能复纵吟不。”

“我去”指我离开越州;“千百虑”指许多问题需要处理;“纵吟”是放声长吟,表示心情舒畅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离开越州的时候,正是面临许多问题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放声长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越州的历史变迁,抒发了对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不满与悲叹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