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敝尽旧狐裘,走马归来过冀州。
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
不容倾盖论时事,空寄新诗写客愁。
却望后车尘已合,箫声清断去如流。
【注释】:
风沙敝尽旧狐裘,走马归来过冀州。——风沙已尽,故人相逢。
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闻君将至,故人相见。
不容倾盖论时事,空寄新诗写客愁。——谈时政非所宜,故作新诗以自遣。
却望后车尘已合,箫声清断去如流。——回首望尘,箫声悠扬。
译文:
风沙已尽,故人相聚。听闻友人即将到来,故地相逢,我急忙前往迎接。
不能与友人讨论国事大事,只能借诗表达我的忧愁。回头望那尘土已经合拢,箫声悠长而哀伤。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风尘已尽之后与故人重逢的情景。从首句“风沙敝尽旧狐裘”可以看出环境的荒凉与凄凉。诗人通过“风沙”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二句“走马归来过冀州”,则描绘了诗人归乡的情景。这里“走马归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马匆匆归家的样子,“过冀州”则表明了诗人归家的目的地。这里的“过”字,既表达了诗人匆忙回归的心情,也暗示了故乡的遥远和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闻报故人当邂逅,便临近馆为迟留。”则是诗人对故人的邀请和期待。这句中,“闻报”表示得知消息,“故人当邂逅”意味着期待与朋友再次相聚,“便临近馆为迟留”则表明了诗人愿意等待朋友的到来,表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团聚的渴望。
第五、六句“不容倾盖论时事”,则表现了诗人对时事的关注和思考。“倾盖”指的是坐在一起交谈,“论时事”则表明了诗人关注国家大事的意愿。然而,由于诗人不愿过多谈论国事,于是选择借诗表达自己的忧虑情绪。
最后两句“却望后车尘已合,箫声清断去如流”则描绘了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却望”表示回望的意思,“后车尘已合”则表明了朋友已经离去,只剩下诗人独自面对空旷的路途。“箫声清断去如流”则形容了箫声悠扬且哀伤,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怨。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风沙、马蹄、离别等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友情和时事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