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鼓翻波汴流响,双旌照地秋日晴。
兰陵使君下斋舸,都门送客冠盖倾。
使君去从金马署,颜朱发漆意气横。
十年待诏困囊粟,千骑乞得专名城。
城居虽小地乃大,物众力薄俗喜争。
惠穷迁暴各有术,从来治者难其平。
使君才勇固自许,一州讵足烦神明。
从容谈笑期月尔,坐听道路传能声。
教行民服已无事,乘时豫乐与众并。
惠山荆溪两秀绝,丹毂画隼当春行。
还有歌诗写高兴,宾客谁许从唱赓。
【注释】
1、七言:七律。送别诗。
2、沈景休:字德夫,号东阳子,北宋人。天圣进士。官至知常州军州事。
3、斋舸: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之船。斋,即洁净的祭祀场所;舸,小船。
4、冠盖:指官吏们戴的帽子和车篷上的伞。
5、金马署:汉代太子宫门内设金马门,因以称宫禁之地。
6、颜朱:形容人的气色红润。发漆:涂黑头发。意气横:气势昂扬。
7、囊粟:装米的布袋。指俸禄甚少。
8、千骑:一作“千骑士”。专城:专城为城主。
9、物众力薄:物力薄弱。俗喜争:世俗喜欢争斗。
10、惠穷:恩惠穷尽。迁暴:转移变易。各有术:各用计谋。治者难其平:治国的人很难做到公平治理。
11、坐听:坐着聆听。道路传能声:在路上传来颂扬声。
12、教行民服:教导人民服从命令。已无事:已经没有什么麻烦了。
13、乘时豫乐:趁着时机享乐。与众并:与众人一同享受。
14、惠山荆溪:惠山和荆溪,都是地名。两秀绝:山水都很秀丽。
15、丹毂画隼:红色的车,黑色的箭。当春行:在春天行进。
16、歌诗写高兴:唱歌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谁许从唱赓?宾客中还有谁能答应跟着一起唱和呢?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的时节和地点,汴京(今河南开封)。次联写景,秋日晴朗,双旌飘扬,使君下斋舸,送客冠盖倾,一片肃穆场面。三联写沈使君的风采,他自比颜回,自比屈原,意气风发。四联写沈使君的政绩,十年待诏困囊粟,千骑乞得专名城。五、六句是说沈使君的政绩虽大,但地小物众,民性强悍,所以难以治理,这也是作者对沈使君的劝慰语。七、八句写沈使君的治绩卓著,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沈使君才敢高枕无忧,从容谈笑。九、十句写沈使君的治政之道,他主张恩惠施于民,让百姓得到好处,而不是恩惠枯竭后转嫁到百姓身上。十一、十二句写沈使君的治绩,百姓已经安居乐业,因此沈使君可以乘机享乐,不必再去操心百姓的事情了。最后写沈使君游历风光,游览惠山荆溪两胜地,欣赏春天美景,吟咏诗歌歌唱。末二句是说,沈使君的政绩已经卓著,他的诗艺也很高超,因此沈使君的宾朋故旧都对他赞誉备至,没有人愿意再跟随他一起唱歌和诗了。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沈使君的深厚情谊和高度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