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
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
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隐名。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
我初闻以疑,今乃送而喜。
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
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
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
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
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
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赖。
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
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五言诗沈沔天隐楼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
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
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隐名。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
我初闻以疑,今乃送而喜。
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
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
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
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
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
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赖。
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
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隐后所作,通过描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
“吴会富山水,吴兴盛人物。” 这句开篇点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描绘出一幅繁荣昌盛的画面。
“风流自南朝,德誉世不没。” 诗人感慨南朝的风流才子,他们的德行和声誉在世间传颂至今。
“吾宗州之望,谱序远且蕃。” 诗人自豪地称自己的家族是州里的榜样,他们的影响深远且广泛。
“煌煌全盛时,冠盖充里门。” 描述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豪门贵族的车马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吾庐两溪旁,足迹远城市。” 诗人在山间小屋中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城市的喧嚣。
“宛自仙者居,胡然人间世。” 诗人感叹这种隐居生活如同仙境一般,但又觉得自己身处人间。
“自我登群玉,十年未得归。”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曾登上群峰,但如今已多年没有回去过了。
“秋风东南望,怅息欲下飞。” 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惆怅。
“轩轩吾宗子,自少慕奇伟。” 诗人对自己家族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杰出的人物。
“仕意一不如,去之若泥滓。” 诗人对于仕途的失望感概,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像泥土一样无用。
“起楼临孤墅,自以天隐名。” 诗人为自己修建了一座高楼,以“天隐”命名,寓意自己追求高洁的志向。
“超焉谢朋友,于兹寄生平。” 诗人感谢朋友们对自己的帮助,同时也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隐居的生活。
“我初闻以疑,今乃送而喜。” 诗人一开始对于隐居生活感到困惑不解,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
“出处亦何常,要之不苟尔。” 诗人认为无论是隐居还是出仕,都不应该过分拘泥于形式,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俗化日以薄,士路令人哀。” 诗人感慨社会的风气一天比一天败坏,导致士路变得凄凉可悲。
“吾党多狂简,不知所以裁。” 诗人感叹自己的同辈们过于放纵不羁,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子归慎厥修,先之以廉让。” 诗人鼓励年轻人要谨慎修身,先学会廉洁和谦让的品质。
“风行自田闾,来者知所尚。” 诗人希望家乡的人们能够发扬正气,形成良好的风尚。
“庶几吾州士,礼义世弗亏。” 诗人希望自己的州里的人能崇尚礼义道德,使社会风气更加美好。
“庶几吾宗门,长为众表仪。” 诗人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成为众人学习的榜样,传承优秀的品质和价值观念。
“毋独矜汝名,母独行乎怪。” 诗人告诫年轻人不要过分炫耀自己的名声,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和质疑。
“鸟兽非所群,山林固何赖。” 诗人感叹动物不会成群结队,山林失去了它们的自然本色。
“吾虽縻于此,亦若与子游。” 诗人虽然隐居在此,但也与年轻人一同游玩,享受着宁静美好的时光。
“勔哉其无闷,勿为至人羞。” 诗人劝诫年轻人不要过于忧郁烦恼,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快乐,不要让他人因你的行为而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