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濯青玉竿,矫矫孤云姿。
潜根失其托,憔悴非故时。
主人幸加怜,曷不徙所宜。
岁寒风霜节,无愧君子知。
【注释】
1.濯(zhuó)濯:鲜明,光润的样子。青玉竿:竹的茎干呈青绿色。
2.矫矫:高耸的样子。孤云姿:像孤云一样的姿态。
3.潜根失其托:隐没的根失去了它的依靠。
4.憔悴非故时:憔悴,瘦弱的样子。指竹子在冬天失去生机,显得枯槁。
5.主人幸加怜:希望主人能施怜悯。
6.曷不:何不。徙所宜:迁往适合它生长的地方。
7.岁寒风霜节:指冬季寒冷时节。
8.无愧君子知:没有辜负君子的赏识和了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咏孤竹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首句“濯濯青玉竿”,用“青玉竿”形容竹子的青翠鲜润的外表,形象地描绘了竹子挺直向上、刚劲有力的身姿;第二句以“矫矫孤云姿”比喻竹子孤独而高峻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竹子不畏风冷雨打、傲然独立的精神。第三句“潜根失其托”,暗喻自己像竹子一样被埋没,不能施展抱负,只能屈居下位或隐居山林;第四句“憔悴非故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处境的不满,也暗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第五句“主人幸加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赏识、得以重用的渴望;第六句“曷不徙所宜”,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不平,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第七句“岁寒风霜节”,写出了竹子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生机、傲立雪中的品格;最后一句“无愧君子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格的自信,认为自己有高尚的节操和美好的品德。
此诗通过咏物抒情,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出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