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学书史,颇知道所存。
功名谓陈迹,古人不复论。
既困乃干泽,羽翼何翩翻。
初登群玉府,犹接文字言。
晚落司会廷,始从俗吏烦。
朱墨事勾校,笞榜穷奸谖。
终日坐当案,曾不闻休番。
旧学泯不讲,旧志兹益昏。
中悼素尚违,仰愧前修尊。
去之未云果,荡尔何当返。
览君自警作,使我忘嚣袢。
友道久寥阔,期君于此敦。

这首诗是杨乐道在省中(即中央政府)的述怀之作,他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少小学书史,颇知道所存”表达了杨乐道年轻时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理解。他认为学问应该有所追求,有所建树,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

“功名谓陈迹,古人不复论”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他认为,功名只是一种外在的成就,不应该成为追求的目标。

“既困乃干泽,羽翼何翩翻”表达了他在官场上的困境和无奈。他感到自己的能力被束缚,无法施展。

“初登群玉府,犹接文字言”描绘了他在官场中的新起点和新角色。他开始接触到更多的政务,需要处理各种事务。

“晚落司会廷,始从俗吏烦”描述了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他开始面对更多的世俗事务,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朱墨事勾校,笞榜穷奸谖”描述了他在工作中的困境。他需要处理各种文书,有时候还要面对一些不公正的事情。

“终日坐当案,曾不闻休番”描绘了他的工作状态。他总是坐在办公桌前,没有休息的时间。

“旧学泯不讲,旧志兹益昏”表达了他对旧学的遗忘和对自己志向的困惑。他开始忽视自己的学问,对自己的志向也越来越模糊。

“中悼素尚违,仰愧前修尊”表达了他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和对前人的尊敬。他感到自己背离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感到惭愧。

“去之未云果,荡尔何当返”表达了他的忧虑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离开这个环境,回到原来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杨乐道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他的无奈、困惑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前人智慧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