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驱款段北省客,莫驾屏星州治中。
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
彼都之胜实乐国,颍汝交贯淮波通。
使子乞得一麾去,宁复汲汲须江东。
【注释】
朝驱款段北省客,莫驾屏星州治中。——早上驱车前往北省(即御史台),晚上驾车来到屏星(今安徽凤台县)州治中(州尹的办公处)。朱颜绿发出尘土,长缨高盖生清风。——朱颜绿发指头发,长缨、高盖都是车饰。尘土:这里借指官场。生清风,比喻为官清正,风雅。彼都之胜实乐国,颍汝交贯淮波通。——那地方的风光实在是乐国。颍河与汝水在淮河流域交汇相通。颖、汝:两条河南的主要河流。使子乞得一麾去,宁复汲汲须江东。——你如果能获得一个郡守的官职(一麾),我也不再急于奔向江东。汲汲,急切的样子;江东:指长江以东的地区。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被朝廷征召赴颍川任职的情景。开篇“朝驱”“莫驾”二句,描绘了赴任途中的两个场景。早晨,诗人乘车前往北省(御史台),而晚上,他驱车来到屏星州治中(州尹的办公处)。这两句诗用对偶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行程和时间。“朱颜绿发”一句,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诗人的红润面庞和绿色秀发给比作尘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赴任时的兴奋心情。“长缨高盖”一句,则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赴任时的得意之情。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赴任时的情景,而且通过诗人的得意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气。
颔联“彼都之胜实乐国,颍汝交贯淮波通”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颍川的风光和地理位置。这里,诗人用“彼都之胜”和“颍汝交贯淮波通”来概括颍川的自然风光和地理位置。这两句诗既表现了颍川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彼都之胜”一句中的“皆”,是并列连词,意思是两者都有。“颍汝交贯淮波通”一句中的“颖汝”,指的是颍水和汝水,这两条河流在淮河流域交汇相通。
颈联“使子乞得一麾去,宁复汲汲须江东”二句,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之情。这里,诗人用“使子”来指代自己,用“乞得”来表示请求。这一部分诗的意思是:如果能够得到一个郡守的官职呢?如果得到了这个职位,我又何必急于奔向江东呢?这里的“宁复汲汲”,意为“不再急切”。
这首诗通过对颍川的描写和诗人自身的感叹,表现了他对于仕途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只要能够胜任官职,就不必急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安于现状,享受生活。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很有代表性的,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