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万仞峙璇霄,上有高真道寂寥。
拔足壮能轩物表,洗心清不浑尘嚣。
洞天别有风光异,人世那知宇宙遥。
云覆醮坛闲悄悄,烟凝仙室静萧萧。
步虚韵稳听晨礼,环佩声迟识晚朝。
饭啖青精颜色好,词歌白鹤利名消。
囊空阿堵缘辞宠,匣蓄干将为斩妖。
折角巾多裁氎布,隐居衣尽屏鲛绡。
神游汗漫趋蓬岛,禹步回旋指斗杓。
九转丹砂盈日月,三千功行继松乔。
密渠细石通泉窦,斜插疏篱护药苗。
瓮里香醪斟琥珀,壁间修扇阁芭蕉。
蟠桃欲熟人争窃,野菜初生手自挑。
花卉得时舒锦绣,瓶汤娱客奏笙箫。
长松夭矫龙千尺,嫩竹琳琅玉万条。
凤翅乱峰森洞口,羊肠微径绕山腰。
床眠瘿木肱常曲,兀坐文藤足屡翘。
衮衮骞河倾俊辩,温温和璞琢孤标。
我惭未跃三春浪,君去行看八月潮。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不老山高法师的诗。诗人在描写了高真道寂寥、清尘嚣、宇宙遥等景象后,又描绘了云覆醮坛、烟凝仙室等仙境风光。最后,诗人以禹步回旋指斗杓结束全篇。
【注释】
鳌山:神话传说中的大海龟。万仞:形容山峰高耸。璇霄:天空。上有高真道寂寥:高真道指的是道教。拔足:行走。壮能轩物表:力大无比,能超越万物。洗心:净化心灵。清不浑尘嚣:使心灵清净,不受世俗纷扰。洞天:神仙居住的地方。人世:人间世界。那知:哪里知道?宇宙遥:遥远的宇宙。云覆醮坛闲悄悄:云彩遮蔽着醮坛,显得十分安静。烟凝仙室静萧萧:烟雾缭绕着仙室,显得十分宁静。步虚韵:道士行走时的脚步声。环佩声:《诗经·周南·关雎》中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里借指道士。识晚朝:辨认早晨的仪式。饭啖青精颜色好:吃青精饭,身体颜色好。词歌白鹤利名消:吟诵《道德经》、《黄庭经》等道家经典书籍。囊空:口袋空空如也。阿堵: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把……当东西拿”。辞宠:求取美名。匣蓄干将为斩妖:把剑藏在匣子里作为斩妖除魔的工具。折角巾多裁氎布,隐居衣尽屏鲛绡:用鱼网制成的帽子(角巾)代替普通头巾,穿着由鲛鱼皮制成的衣服(隐居衣)。汗漫:随意飘荡。趋蓬岛:向蓬莱仙岛飞奔而去。禹步:古代的一种舞蹈步法,相传是由大禹创造的。回旋指斗杓:转动手腕,模仿北斗星的运行。九转丹砂:道教炼丹术中的九转丹药。三千功行:三千功德。继松乔:比肩古代的仙人老子、赤松子。密渠细石通泉窦,斜插疏篱护药苗:秘密地疏通石缝,灌溉泉水,保护药苗生长。瓮里香醪斟琥珀,壁间修扇阁芭蕉:用一个瓶子装满美酒,斟满琥珀色的酒液;壁上挂着一扇扇芭蕉扇。蟠桃:传说中的仙果。欲人:有人偷吃。争窃:互相争夺。瓶汤:装有美酒的器皿。瓶中水汽蒸腾,如同笙箫一般悠扬。长松:高大挺拔的松树。夭矫:弯曲向上。龙千尺:一条有一千尺长的龙。嫩竹:新长出的竹子。琳琅玉万条:美玉堆积得像万条一样。凤翅:凤凰的翅膀。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羊肠:弯曲狭窄的山路。瘿木肱常曲:脖颈肿大的手臂常常弯曲。兀坐文藤足屡翘:端坐着的文藤上脚趾经常翘起。衮衮:纷纷攘攘的样子。骞河倾俊辩:像江河奔腾一样滔滔不绝,口才出众。温温和璞:温润如玉,未经雕琢。我惭未跃三春浪,君去行看八月潮:我惭愧自己未能像江面上的水花那样跃出三春,但您一走,我就能看到八月的潮汛。
【赏析】
此诗写不老山高法师的隐逸生活,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环境,再到人物性格,层次分明,富有哲理。诗人通过描绘高真道寂寥、清尘嚣、宇宙遥等景象,以及云覆醮坛、烟凝仙室等仙境风光,展现了不老山的高峻和神秘。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云覆醮坛、烟凝仙室等仙境风光,以及禹步回旋、九转丹砂等道家修炼的场景。这些描写都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感。最后,诗人以禹步回旋指斗杓结束全篇,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大道的向往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