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塘有狂士,酒阑好击鼓。殷出黄金骨里泪,掺出白玉心中苦。
此苦知为何人家,寒宵心事乱如麻。岑牟肯戴红槿帽,蹀足不数渔阳檛。
翻手作春杏开早,覆手秋风叶如扫。开元天子是天工,那知尘起长安道。
我今击鼓一声高彻天,击鼓二声深彻泉。天上拂开白日路,地锁掣断如飞烟。
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惟有苍鳞火鬣双虬龙,籋云轰雷雨骚屑。
青天洗出古时青,日月洗出古时明。百谷草木催发生,鸾凤亦作箫韶鸣。
走上半空望五岳,插天截海蟠金城。我皇无为人自宁,此时方表鼓中声,写作柳塘击鼓行。
【注释】
柳塘:指柳宗元。狂士:意气豪放的人,这里是指柳宗元。殷:同“殷”,黄金骨:用黄金铸成的骨头,形容贵重。掺:掺杂。心中苦:内心痛苦。岑牟:指唐玄宗的宠臣杨贵妃。红槿帽:红色的花冠。蹀(dié):小步行于地而足不离地,形容慢步。渔阳檛:用马鞭驱赶鱼鳖虾蟹之类。翻手作春杏开早:比喻政治上的风云变幻。覆手秋风叶如扫:比喻朝廷中权贵的专横残暴。开元天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天工:天然之美。那知:哪知道。尘起长安道:指安史之乱。我今击鼓一声高彻天:我今日要大声疾呼,让天下人都听到。二声深彻泉:第二声深沉地传到泉水中。天上拂开白日路:指在皇帝面前扫除障碍。地锁掣断如飞烟:指将奸佞小人斩尽杀绝。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指奸佞小人被消灭,国家清明。苍鳞火鬣双虬龙:指柳宗元。籋云轰雷雨骚屑:指柳宗元的诗气势磅礴,如雷霆万钧。青天洗出古时青,日月洗出古时明:指柳宗元的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都为后人所称道。百谷草木催发生,鸾凤亦作箫韶鸣:指天下太平,万物复苏。上:登上。五岳:指华山、泰山等名山。插天截海蟠金城:指唐朝版图辽阔,国土富饶。我皇无为人自宁:我皇上没有奸佞小人扰乱朝政。此时方表鼓中声:指现在才能表露自己的心声。写作柳塘击鼓行:是柳宗元写的《柳塘击鼓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幸福的担忧。
【赏析】
此文乃柳宗元《柳塘击鼓行》的开头八句。这是一首咏史抒怀的七绝。诗人以豪迈的气势,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玄宗、杨贵妃以及权贵们的骄奢淫逸,揭露了他们骄纵荒淫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全篇以议论为主,夹杂着描写,语言质朴,感情强烈。前八句写玄宗、杨贵妃及其权贵的骄奢淫逸,后四句写自己忧国忧民之心。最后两句以反问语气收结,意味深长。
开头两句说,有位狂人,酒喝到尽兴时喜欢敲打鼓乐。这两句是说,他饮酒到极点时才喜欢敲鼓助兴,说明他喝酒很能喝。
第三、四句说,这位狂人从黄金的骨里流出血泪来,从白玉的心里吐出苦来,这两句意思是说,这位狂人的酒杯里盛满了黄金的骨髓,他的心里充满了悲伤。
诗人说,这种悲伤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寒夜中心事烦乱如麻!“岑牟”(chán móu)指的是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这句意思是说,这位狂人之所以伤心,是因为他知道杨贵妃正在酣睡,而自己却无处可去,只好徘徊不进。
第五、六句说,这位狂人想戴红槿花的花冠,但又怕踩坏了鱼鳖虾蟹之类。这里的“颠”字用得非常传神,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狂人的矛盾心理。他一方面想戴上花冠装点一下自己,另一方面又不敢得罪那些鱼鳖虾蟹之类的东西。
第七、八句说,这位狂人想挥动双手,把春天提早带来,但又怕秋天来得太快;他想挥动双手把秋风赶走,但又怕它走得太慢。这里的“覆手”二字用得很妙,把狂人的焦急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这也暗示了狂人希望早日铲除奸佞小人,使国家清明起来的愿望。
第九、十句说,开元天子真是天生的造化,怎么能够想到安史之乱就在眼前!这里的“天工”二字用得非常贴切,意思是说,皇帝的治理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人为所能改变得了的。
第十一、十二句说,我如今要用大鼓高声呼喊,让天下人都听到!这两句是说,我要大声疾呼,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心愿和抱负。“二声”二字用得好,意思是说我要把声音传遍大地。这里的“二声”指的是大声疾呼的声音传到了地下。
诗人说,天上已经清除了道路上的障碍,地上也已经切断了像烟雾一样的东西!这里的“地锁”二字用得非常巧妙,意思是说,我已经剪掉了奸佞小人身上的羽翼。
紧接着,诗人说,奸佞小人闻讯后,头都炸开了;狐狸和小老鼠都被打死了!这里的“豺狼”二字用得非常贴切,意思是说,这些奸佞小人已经被我铲除干净了。
最后两句说,只有像我这样的苍劲的龙啊,才能像云和雷一样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也只有像我这样威武的蛟龙啊,才能像闪电一样划破天空!这两句意思是说,只有像龙一样的威武之人才能够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只有像蛟龙一样威武的人才才能够扫除奸佞小人的祸害。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贬官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全诗情感充沛,语言生动,意境深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