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者道之器,诗者文之精。
世儒失本原,谓以一枝鸣。
仆昔颇好学,不与时俗并。
始求为己事,中有济物情。
静与古月俱,动与秋阳行。
先圣此从容,风流被后生。
身世两相违,淹留竟何成。
一丘聊自适,万化争逢迎。
天地露根柢,动植陈性情。
日月显处妙,鬼神隐中明。
老佛既恍惚,诸子亦纵横。
兴衰杂今古,忧豫难悉平。
时买白玉板,写此朱丝声。
似被天公嗔,魑魅出见惊。
秋霜下黄叶,春风自抽萌。
兰花待春风,深林含芳馨。
属闻贤别驾,古学兼韶韺。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
今朝别柴扉,匪敢投公卿。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

【诗句注释】

  1. 访汤倅:访问汤州的太守。
  2. 文者道之器:文章是表达道理的工具。
  3. 诗者文之精:诗是文的精华。
  4. 世儒失本原:世上的儒者丢失了根本。
  5. 以一枝鸣:以一技之长而闻名。
  6. 仆昔颇好学:我过去很喜欢学习。
  7. 不与时俗并: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特色。
  8. 始求为己事:开始追求为自己做事。
  9. 中有济物情:其中有济世救物之情。
  10. 静与古月俱:静坐时与古人相伴。
  11. 动与秋阳行:行动时跟随秋日阳光。
  12. 先圣此从容:先师们这样从容不迫。
  13. 风流被后生:他们的风骨和才华被后来的人继承。
  14. 身世两相违:个人的命运与世俗的生活相违背。
  15. 淹留竟何成:长时间滞留到底有什么成就?
  16. 一丘聊自适:在一小块地方自我满足地生活。
  17. 万化争逢迎:万物都在迎接它的变化。
  18. 天地露根柢:大地如同露出地面的根部。
  19. 动植陈性情:动物和植物都展示了它们的本性。
  20. 日月显处妙:月亮和太阳展示出它们的美丽。
  21. 鬼神隐中明:即使是鬼神也隐藏在其中显得明亮。
  22. 老佛既恍惚:佛教中的佛陀既有模糊不清的一面。
  23. 诸子亦纵横:诸子百家也有各自的观点和主张。
  24. 兴衰杂今古:历史中兴盛和衰败交织在一起。
  25. 忧豫难悉平:忧虑和喜悦难以全部表达清楚。
  26. 时买白玉板:时常购买白玉石制成的书板。
  27. 写此朱丝声:记录下这些美好的声音。
  28. 似被天公嗔:好像被上天发怒似的。
  29. 魑魅出见惊:鬼怪现身让人们感到惊讶。
  30. 秋霜下黄叶:秋天的霜降下来,黄色的树叶落下。
  31. 春风自抽萌:春天的风吹拂着,万物重新开始生长。
  32. 兰花待春风:兰花等待春风来绽放。
  33. 深林含芳馨:深林里充满了芳香的气息。
  34. 属闻贤别驾:听说你是一位贤能的太守。
  35. 古学兼韶韺:你的学问深厚,风度翩翩。
  36. 仍闻吐佳句,气挟苏州清:你还听到你吐露出优美的句子,气势如苏州的清澈江水。
  37. 今朝别柴扉:今天我将离开这个简陋的门楼。
  38. 匪敢投公卿:不敢轻易去投奔权贵。
  39. 臭味略相似,长松与茯苓:虽然我的品德和志趣与你有所不同,但我钦佩你的坚韧品质。
  40. 长松与茯苓:比喻自己像长青的松树或茯苓一样,有顽强的生存力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贤能太守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太守人格魅力和学识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自然景观,又有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