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扃守残经,坐几刓无漆。风惊雨劫破窗寒,猛心直矢圣贤室。
蛰蝇眩光弹夜纸,一膜不透千千里。帢帻檠奎照屋明,中津弗截衣带水。
敦彝久掩生深尘,大启户牖来无人。眼中孺子差可语,可语不语悔千古。
【注释】
筼窗:用竹子做的窗户。先生:指筼窗,这里用作对筼窗主人的称呼。关扃:关闭。
坐几刓(wán)无漆:坐在没有漆的桌几上。几:古代家具的一种,形似案,有足。
“风惊雨劫破窗寒”二句:风吹雨打破坏了竹窗,使室内显得寒冷。直矢:直指、正对着。圣贤室:圣贤居住的地方。
蛰蝇:藏伏在地下的蝇子。眩光弹夜纸:指苍蝇振翅乱舞,好像在夜晚的纸上写字一样。
一膜不透千千里:一层纸不能透过去,就像隔着千里万里一样。
帢(zhuó)帻(zé):包头巾。檠(qíng):灯台。奎(kuí):北斗星名。屋明:指屋子明亮。中津:中流,河心。弗截:不切断。
敦彝(dūn yí):古代盛酒器。深尘:积尘。
大启:打开。户牖(yǒu):门户。来无人:没有人来到。
眼中孺子:指筼窗主人。差可语:差一点可以告诉。可语:可以告诉。悔千古:后悔一辈子。
【赏析】
这首诗作于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冬,作者任荆门军守。筼窗是竹制的窗户,诗题中的筼窗先生即指筼窗的主人;此公为官清廉,淡泊名利。此诗是借咏筼窗以自勉,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首联“关扃守残经,坐几无漆”,写诗人闭门读书,刻苦钻研。关扃:关门闭居,表示隐居。残经:残缺不全的书籍,指儒家经典。坐几无漆:坐着的几案没有涂漆,说明长时间坐在这里读书,十分清苦。
颔联“风惊雨劫破窗寒,猛心直指圣贤室”,写风雨侵袭,竹窗破败,但诗人仍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立志要成为圣贤。风惊雨劫,指风雨交加,竹窗破败。破窗寒,形容环境艰苦,天气严寒。猛心,指坚定的意志和毅力。直指,直指圣贤室,即立志成为圣贤。
颈联“蛰蝇眩光弹夜纸,一膜不透千千里”,写夜读时,苍蝇振翅扰人,难以入睡,只好起身赶走。蛰蝇,指藏在地下的蝇子,因季节不同,其活动情况也各不相同。眩光弹夜纸,指蝇子振翅飞舞,好像在夜里的纸上写字一样。一膜不透,比喻书页被蝇子弄脏了。
尾联“帢帻檠奎照屋明,中津弗截衣带水”,写自己披头散发读书,灯光如北斗星一样明亮,屋里十分亮堂;由于时间久长而积下的灰尘已将屋梁遮住了,连衣服上的水渍都看不见。中津:中流,河流中央。弗截:不切断。
全诗表达了诗人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