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馀。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余。

接下来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草堂经始上元初:“草堂”指诗人新近修建或改造的居住之地,“经始”意味着开始建造或整治,“上元初”则指的是农历新年刚过。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新年伊始便开始了新的居所建设,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2. 四面溪山画不如:这里的“四面”可能是指居所周围环绕的自然景观,“溪山”描绘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而“画不如”则表示诗人认为这些景色虽美,却无法与自己的居所相比。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居住环境的自豪感。

  3.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前一句“人怜”表达了过去有人同情或怜悯诗人的处境(如失去官职等),后一句“自喜”则表达了现在诗人对自己境遇的积极评价。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态度变化,诗人展现了一种从失落到自我安慰的心理转变。

  4.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居处简陋但心怀壮志。诗人用“突兀”形容居所的不平凡,“千间庇”暗示居所虽小,却能提供庇护之所;而“辛勤一束书”则说明尽管物质条件有限,但诗人仍坚持勤奋学习,不负韶华。

  5. 种木十年浑未办:这句诗透露出诗人虽有宏伟的志向,但在物质准备上却显得不足。通过“种木”象征着长期的努力和积累,而“浑未办”则直接表达了这种努力尚未完成的状态。这反映出诗人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6. 此心留待百年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这份决心和努力能够伴随他度过未来的岁月,即使不能立即看到成果,也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新居建设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心态调整。同时,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