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立得自家身,何暇将身更为人。
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
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
终日闭门无客至,近来鱼鸟却相亲。
有以事来请者效康节体作诗以答之未能立得自家身,何暇将身更为人。
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
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
终日闭门无客至,近来鱼鸟却相亲。
注释:
- 未能立得自家身:没有确立自己的地位。
- 何暇将身更为人:哪里有时间将自己的地位给别人。
- 借使有求能尽与:假设有人有所需求,我会尽力满足。
- 也知方笑已生嗔:我也知道我可能会因此而生气。
- 器才满后须招损:当自己的才能被利用到极限之后,可能会带来损失。
- 镜太明时易受尘:镜子太光亮,容易受到尘埃的污染。
- 终日闭门无客至:一整天关着门,也没有客人来访。
- 近来鱼鸟却相亲:最近鱼儿和鸟儿都显得亲近和睦。
赏析:
此诗是一首赠答诗,通过回答他人的问题,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人生态度。
首句“未能立得自家身,何暇将身更为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地位和身份的反思。他认为,如果没有确立自己的地位,那么就不应该将自己的地位给予别人。这是对名利观念的一种批判,强调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接下来四句“借使有求能尽与,也知方笑已生嗔。”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别人有求于你,你应该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当你发现自己会因此而生气时,就应该及时制止自己。这是一种对人际交往的深刻理解,提醒人们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也要注重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器才满后须招损,镜太明时易受尘。”则是对前两句的深化和拓展。诗人认为,当一个人的才华或地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嫉妒和攻击;而当一个人过于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时,也会容易被人利用和伤害。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避免因自负而招致祸端。
最后两句“终日闭门无客至,近来鱼鸟却相亲。”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表示自己虽然终日闭门不出,但却与自然和谐相处,与鱼儿、鸟儿相亲相爱。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又表达了他对名利淡泊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名利观念的反思和超越,以及对人际交往的深刻理解。它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深远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