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以下是对《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解析
- 山中有客帝王师
- “山中有客”,描述了一个隐居在山上的人物,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某个隐居的高人。
- “帝王师”,暗示这个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能力,如同古代的帝王一样受到尊敬。
- 日日吟诗坐钓矶
- “日日吟诗”,表达了诗人每天都沉浸在诗歌创作中,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 “坐钓矶”,可能是指诗人在山顶的一个岩石上坐着钓鱼,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同时也在思考人生和诗歌的创作。
- 费尽烟霞供不足
- “费尽烟霞”,形容诗人为了创作诗歌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代价,包括时间和精力。
- “供不足”,意味着他的努力似乎并未得到足够的回报,但他仍然坚持不懈。
- 几时西伯载将归
- “西伯”,指周文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君,被尊称为“文”王。
- “载将归”,表示这位隐士或诗人最终会像周文王一样回到人间,过上安定的生活。
- 玉女峰前一棹歌
- “玉女峰前”,描绘了一座山峰的景象,山峰上的云气缭绕,如同一位仙女一般美丽动人。
- “一棹歌”,描述了诗人在玉女峰前吟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
- 花开花落无寻处
- “花开花落”,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无寻处”,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认为人生的美好往往难以把握。
- 千丈搀天翠壁高
- “千丈搀天”,形容这座山峰的高度非常高,达到了千丈之巨。
- “翠壁高”,描绘了山峰的颜色为翠绿色,显得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
- 神仙万里乘风去
- “神仙”,指那些超凡脱俗、拥有神奇力量的人。
- “万里乘风去”,形容这些人能够自由自在地遨游于天地之间,不受任何束缚。
- 更度槎丫个样桥
- “更度”,意为再次经历或尝试。
- “槎丫”,指船的形状,这里比喻人生的曲折和坎坷。
- “个样桥”,可能是指一种特殊的桥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记忆,让人难忘。
- 自有山来几许年
- “自有山来”,意味着这片山脉自古以来就存在。
- “几许年”,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岁月的流转。
译文与赏析
辛弃疾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景色,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思考。他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武夷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人以“山中有客帝王师”开篇,描绘了一个隐居在山上的高人形象。这个形象不仅是诗人的朋友或者知己,更是他心中的楷模和榜样。他渴望能够像这位高人一样,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智。
“日日吟诗坐钓矶”一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他坐在山顶的岩石上,悠然自得地吟唱着诗歌,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美好。这里的“钓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并不追求世俗的富贵和名利,而是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超然。
诗人还通过对“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玉女峰前一棹歌”等句子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这些句子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他明白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但也希望像周文王那样,最终能够回归人间,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对生活的执着和期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
“花开花落无寻处”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生的美好往往难以把握,而生命的无常更是让人感到无奈和迷茫。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继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励志和鼓舞的力量。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武夷山的美丽景色,更通过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这首诗既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也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探索,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