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忧常与事俱来,莫把胸中荆棘栽。
但只熙熙闲过日,人间无处不春台。
【注释】
百忧:指许多忧虑;事:世事。莫把胸中荆棘栽:不要在胸中种下烦恼的刺,即不要为世俗所累。熙熙:和乐的样子;春台:美好的场所。
【赏析】
《即事》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以“即事”为题,即眼前之事,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乐观的态度。
首句“百忧常与事俱来”,意思是说,许多忧虑常常随着世间的事情而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担忧。诗人认为,这些忧虑都是因为人们过于在意世间的事情而产生的,而这种过度的关注又往往会使人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次句“莫把胸中荆棘栽”,意思是说,不要在胸中种下烦恼的刺。这里的“荆棘”比喻的是人们的烦恼和痛苦,而“栽”则是一种种植的行为,诗人用这个词表达了他对这些烦恼的态度。他认为,既然世间有这么多的痛苦和烦恼,那么就应该学会放下,不要让这些痛苦困扰自己的心绪。
第三句“但只熙熙闲过日”,“熙熙”形容的是和乐的样子,“闲过日”则是轻松地度过每一天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只需要享受当下的快乐,不必过分在意世俗的事情,这样就能过得更加快乐。
最后一句“人间无处不春台”,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春天的。这里的“春台”比喻的是美好的场所,诗人用这个词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他认为,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处处都是春天。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