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吞吐古今月,绿树低昂朝暮风。
万事有为应有尽,此身无我自无穷。
【注释】
1.重午: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2.诗书:泛指书信。
3.吞吐:吞没、吐出。
4.古今月:即明月。古人称十五的月亮为“望”,因它与十五的圆月相似。
5.绿树低昂:形容风势很大的样子。
6.有为:有所作为。
7.自无穷:自然无穷无尽。
【赏析】
《重阳》是诗人晚年退居家乡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写重阳节登高之乐,抒发作者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首联描绘了青山和明月,写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宁静;颔联表达了诗人对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但最终都会消逝的观点;颈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学思想,认为只要能够超越世俗的名利欲望,就能够达到人生的真谛,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脱;尾联则通过“此身无我”来强调诗人对于个人得失看得很淡,更注重的是内心的自由和平静。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