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十二菩萨问,吾取一二馀鄙哉。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

【注释】

圆觉:佛教经名,是《华严经》的别称。十二菩萨:佛的弟子,十二位,又称十二因缘、十二部众等。

鄙哉(bi ya):鄙陋。

如来:指释迦牟尼佛。

【译文】

圆觉的十二个菩萨问我借东西,我取了一二个其余的很鄙陋。

要是真佛的话,众生自己胜过如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其好友李兰(字子开)的信。信中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问候。

“戏书圆觉经后”一句,直接点明题意,表示这是一封书信,而不是其他形式的交流。接下来两句,诗人用诙谐的笔调,描绘了十二个菩萨向他借东西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十二个菩萨人格化,赋予了他们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场景变得生动有趣。

“若是如来真实语,众生却自胜如来”这句,则是诗人对前面场景的进一步发挥。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十二个菩萨的请求与真正的如来佛的真实教诲进行了对比。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真谛的理解——真正的如来佛的教诲是不会让众生感到自卑或羞愧的。相反,如果能够领悟到佛法的真谛,那么每个人都能够超越佛陀,实现内心的升华和提升。

这首诗通过对十二个菩萨的戏谑描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幽默感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巧妙的对比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内涵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