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挟鸩毒,杀人一脔足。
蒌蒿或济之,赤心置人腹。
方其在野中,卫青混奴仆。
及登君子堂,园绮成骨肉。
暴乾及为脯,拳曲猬毛缩。
寄君频咀嚼,去翳如折屋。

【诗句解读】

  1. 蒌蒿宜作河豚羹:蒌蒿,即蒌蒿菜,是古代一种常见的野菜。河豚是一种有毒的水生动物,它的肉可以用来做美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蒌蒿菜可以做成美味的河豚羹。

  2. 河豚挟鸩毒,杀人一脔足:河豚被人们认为有毒,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成为一种美味。这里的“鸩毒”指的是有毒的食物,而“一脔足”是指一块足够满足味蕾的河豚肉。

  3. 蒌蒿或济之,赤心置人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河豚有毒性,也可以将其煮熟后食用。这里的“赤心”指的是河豚的内脏,“置人腹”是指在烹饪的过程中将内脏放在一起煮。

  4. 方其在野中,卫青混奴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野外的时候,河豚和一般的野兽没有什么不同。这里的“卫青”可能是指一个将军的名字或者是对某个人的比喻,而“混奴仆”则是指和一般的奴隶没有区别。

  5. 及登君子堂,园绮成骨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旦进入贵族或者达官贵人的家,河豚就变成了他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里的“园绮”可能是指一个贵族的名字,而“成骨肉”则是说河豚肉已经与骨头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道美味的菜肴。

  6. 暴乾及为脯,拳曲猬毛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河豚经过晒干或者腌制后,变成了美味的鱼干了。这里的“拳曲”指的是鱼干的形状弯曲,而“猬毛缩”则是说鱼干的毛发已经收缩。

  7. 寄君频咀嚼,去翳如折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把河豚鱼肉送给你吃,你经常咀嚼它,就如同去掉了眼睛一样。这里的“翳”可能是指眼睛,而“折屋”则是指去掉了屋顶的意思。整首诗通过描绘河豚的形象和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食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食材的选择和加工方式的不同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