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扁和手,遗恨归砭剂。
嗟谁使之然,刻舟宁复记。

【注释】

扁和:相传为战国时齐国医师,善针灸。砭(biàn)剂:治病用的石针。叹恨无良药可治。嗟:感叹词。

使:让。刻舟:在船上刻记船身的位置。宁复记:难道还能记住吗?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以扁和、砭剂自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首句点出“扁和”之贤,但世路崎岖,有才能的人难以施展抱负;末句慨叹无人赏识,只能任怨自伤。全诗一气贯注,悲愤激昂。

前两句写自己的遭遇,用典贴切,形象鲜明。诗人借扁和、砭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怀才不遇的悲哀。诗人以扁和自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同时,诗人也借用扁和、砭剂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世道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批判。诗人认为,社会之所以如此黑暗,是因为那些无能之辈当权,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这种批判精神体现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定追求。

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哀愁。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无法改变现状。同时,他也对那些只知抱怨而不知进取的人表示了不屑之情。诗人认为,这些人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指责他人。这种自我反省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修养的重视和对道德规范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精炼,情感深沉,通过对扁和、砭剂等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道的不满和对社会的批判。同时,诗人还通过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自己的个性和才华。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