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宵北窗下,不敢高声语。
悲深意颠倒,尚疑惊着汝。
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 诗句解读:
- 昨天晚上,我北窗下不敢高声说话。
昨夜,诗人在寒冷的北窗下,由于害怕打扰到家人而选择沉默,不敢大声说话。这种沉默可能是出于对家人隐私的尊重,或者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被误解。
- 悲伤之情深重,我的心情颠倒,还在怀疑是否惊吓了你。
诗人因为悲伤而心情极度复杂,既有深深的担忧和不安,也有对自己可能无意中惊吓到孩子的自责。这种颠倒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内心的愧疚或是因为担心影响到孩子的情绪。
- 译文:
- 昨日夜半,我在北窗之下悄无声息地坐着,不敢让自己的声音打破深夜的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时分的场景,诗人静静地坐在北窗下,生怕自己的脚步声或说话声打扰到家中的人。这种安静的环境可能象征着诗人想要营造的某种私密或安宁的氛围,也可能是为了不让家人担心。
- 我内心充满了悲痛,情绪混乱,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吓到了你。
诗人在夜晚的寂静中感受到了深深的悲痛,他的内心充满了混乱和不安,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的举动是否真的影响了孩子。这种担忧和自责可能源于对孩子的深爱和对可能伤害他们的行为的内疚。
- 注释:
- 昨宵北窗下:昨晚,诗人在北窗下,这个“北窗”可能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或特定的环境氛围。
- 不敢高声语: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声”可能是相对于“低声”而言,表达了诗人想要保持低调以避免打扰到他人。
- 悲深意颠倒:悲伤到了极点,情绪变得非常复杂。
- 尚疑惊着汝:还怀疑是不是惊吓到你了。这里的“惊着”可能是指诗人的某个动作或话语无意间惊吓到了孩子。
- 赏析:
- 情感深沉: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深厚情感。他不仅描述了自己因悲伤而感到的颠倒情绪,也表达了对孩子可能受到惊吓的担忧。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爱和对可能引起的不适的深切关怀。
- 环境描写:诗中的“北窗”可能象征着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也可能暗示了诗人想要创造的某种安静、私密的氛围。这种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状态和心理活动。
- 语言简练: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练,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堆砌。诗人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情境,这种简练的语言使得诗歌更加易于理解和感同身受。
辛弃疾以朴素无华的语言,深刻地展现了他对家庭的爱与担忧。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家庭关系和谐的渴望。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坚韧,也能理解他在面对家庭困境时所展现出的担当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