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见譊譊,城中类远郊。
虽无千里马,却有一枝巢。
月出云山背,风来松竹梢。
顽然何所得,岂复避人嘲。
【注释】
曾不见譊譊:譊譊,杂乱无章貌。
城中类远郊:指在京城里生活就像住在郊外一样。
千里马:指骏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却有一枝巢:比喻自己虽然不富贵,但却有一官半职的职位。
月出云山背:月亮从云层后面出来。
风来松竹梢:风吹过松树、竹子的顶端。
顽然何所得:顽固地干什么呢?
岂复避人嘲:难道还会去躲避别人的讥讽吗?
【赏析】
《和君实端明见赠》是一首七言诗,作者为宋代诗人苏轼,字子瞻(苏 轼 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县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对词和散文也有很高的成就,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作品气势雄浑磅礴又深具情韵 ;其文构思新奇,语言流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文坛巨匠。
这首诗是作者在收到好友端明的见面礼后,写给端明的一首诗。诗中以“和君实端明见赠”开篇,表达了对端明的感激之情。全诗通过对月光、风和松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