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亦保物,保故不保新。
筇生蜀部石,貂走阴山尘。
善扶巇崄路,能暖瘦羸身。
行坐不可舍,常如睹斯人。
译文:
君子也有爱惜物品的天性,但是爱惜旧物而不珍惜新得之物。筇杖生长在蜀地,貂皮来自阴山,善能扶正险难之路,能够暖身使瘦弱之人恢复生机。无论行走还是坐息,不能离开此杖和此裘。
注释:
- 范景仁(公元845-936年),字希文,河南府陕州华阴人。唐末宰相、诗人,后晋出帝时拜司空。有《东斋文集》。
- 保物:保存物品。
- 善扶巇崄路:善于扶持艰险之路。
- 善扶巇崄路:善于扶持艰险之路。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友人范景仁所赠筇杖和貂裘的颂词。诗人以“君子亦保物”开篇,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接着,诗人以“保故不保新”为喻,指出了珍视旧物的重要性。因为旧物往往具有更深刻的价值,而新得之物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真正的需求。
诗人以筇杖和貂裘为例,具体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筇杖生长于蜀地,经过岁月的洗礼,其质地坚韧,形态优美;而貂裘则来自阴山,其皮毛细腻光滑,保暖效果极佳。这些珍贵的物品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去珍惜和保护。
诗人以“善扶巇崄路”为结语,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珍视。他认为友谊就像一座险峻的道路,需要双方共同去扶持才能走过。因此,他希望朋友能够继续关心他的健康,让他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旧物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