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者谓知音,知音难漫寻。
既无师旷耳,安有伯牙琴。
虽逼桑榆景,宁忘松桂心。
独行月堤上,一步一高吟。
诗句解释:
- 何者谓知音? - 这里询问什么是真正的知音。
- 知音难漫寻 - 真正的知音难以轻易找到,需要用心寻觅。
- 既无师旷耳 - 既然没有师旷那样的耳朵(即能识别各种音乐的人)。
- 安有伯牙琴 - 怎么能有像伯牙那样懂得欣赏琴声的耳朵。
- 虽逼桑榆景 - 即使到了晚年(桑榆指日落时分,晚景)也不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 宁忘松桂心 - 宁愿忘记自己的名利之心也要追求音乐。
- 独行月堤上 - 独自一人在月光下漫步。
- 一步一高吟 - 每一步都伴随着歌声升高。
译文:
寻找知音不易,真正的知音难得遇见。
没有师旷那样的耳朵,怎能辨别音乐之美?
就算年纪大了,也不忘对音乐的追求。
宁愿忘记个人的名利,也要追随心中的热爱。
独自漫步在月光下,每一步都随着歌声升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寻找知音的过程,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和理解自己才华的人的渴望。诗中运用了“知音”这一关键词,强调了知己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比喻和象征,展示了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对知音的执着追求。最后两句,诗人用“月堤上,一步一高吟”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即使在人生晚期,依然坚持自我、追求梦想的决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