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日治文章,亦曾观国光。
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
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注释】:
少日治文章,亦曾观国光。
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
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译文】:
年少时就致力于文学创作,也曾经观赏过国家的辉煌景象。
虽然身处山中,但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就像麋鹿有它的志向和追求,而我也有我的选择和追求。
现在知道天下大事,需要深思熟虑。
【赏析】:
这是一首寄给朝中旧友的代书诗作。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对国家的热爱、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首句“少日治文章”,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就投身于文学创作的热情。这里的“治”字,不仅指文学创作,更包含了对知识的探求和思考。
二句“亦曾观国光”,则是说尽管身在山林,但是诗人并未忘记关注国家大事。这里的“观国光”,既是指通过文学作品来观察国家的现状,也是诗人的一种比喻,暗示着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能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句“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虽然身在山林,但这并不代表他忘记了国家的事情;同样地,虽然从事农垦工作,但他从未忘记过国家的命运和责任。
第四句“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则借用麋鹿和鹓鸿这两个寓言故事来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行为。麋鹿虽然生活在林间,但它有自己独特的志向和追求;而鹓鶵(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则有着自己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这两种动物一样,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为之努力前行。
最后一句“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思考。他知道现在面临的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需要深思熟虑。这也暗示着诗人对于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担忧和期待,希望能够帮助解决这些重大的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个人命运的深刻认识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