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春工造物华,一场狼藉但堪嗟。
群芳委尽绿阴密,游骑去残红日斜。
台上喧呼成蝶梦,眼前零落空杨花。
人间万事卒如此,□□庄□□□□。
【注释】
“暮春”:暮春时节。“许大”:很大,形容事物繁多。“造物华”:造物主的杰作。“一场狼藉”:一番杂乱无章的景象。“但堪嗟”:只是值得叹息。“群芳委尽”:指花朵凋零,百花都凋谢了。绿阴:指树荫。“游骑”:骑兵。“去残红日斜”: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战马已经跑得只剩下残存的一点红花了。“台上喧呼”:指台上的歌舞升平声乐喧天。“蝶梦”:指花间飞舞的蝴蝶。“眼前零落空杨花”:指树上的杨花已经随风飘散在空中。“□□庄□□□”:指诗人感叹世事沧桑、人事无常,不知如何写下去的心情。
【赏析】
《暮春吟》,这是一首伤今怀古之作。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暮春时节大自然的景色和人世的纷乱;后半部分则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与悲愤。
前四句是写景,后四句是抒情。首句“许大春工造物华”,用“许大”来形容春天来得早,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蓬勃。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却换来了“一场狼藉”。第二句“一场狼藉但堪嗟”,点出春天的生机勃勃,却只能带来一片狼藉,令人感到惋惜。第三句“群芳委尽绿阴密”,描绘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树木葱茏茂密的景象。第四句“游骑去残红日斜”,则是通过描绘夕阳西下,游骑离去的情景,来表达诗人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五至八句,是诗人的抒情部分。“台上喧呼成蝶梦,眼前零落空杨花。”这里,诗人以蝶梦和杨花作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之情。而“人间万事卒如此,□□庄□□□”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诗人在这里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既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态度,又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时节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