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逢春莫厌频,更频能见几回春。
须将酒盏强留客,却恐花枝解笑人。
世态不堪新间旧,物情难免假疑真。
谁云梁燕多言语,此个深冤都未伸。
诗句释义与译文:
年老逢春十三首
- 年老逢春莫厌频,更频能见几回春。
- 注释: “年老”指的是年纪大,“逢春”是遇到春天,“莫厌频”表示不要嫌频繁,“更频能见几回春”意味着在年纪较大的时候还能再次看到春天的景象。
- 译文: 年岁已高还能经常见到春天,这是一件让人欣喜的事情。
- 须将酒盏强留客,却恐花枝解笑人。
- 注释: “须”表示必要,“留客”是指挽留客人,“花枝解笑人”形容花朵会因为人的喜悦而绽放,好像在嘲笑人一样。
- 译文: 必须用酒杯来招待客人,但恐怕盛开的花儿会嘲笑人的欢乐。
- 世态不堪新间旧,物情难免假疑真。
- 注释: “世态”指世间的人情世故,“新间旧”表示新旧交替,“物情难免假疑真”意味着世间的许多事情都难以分辨真假。
- 译文: 世间的人情世故难以分辨新旧,事物的情况也常常有真假难辨的情况。
- 谁云梁燕多言语,此个深冤都未伸。
- 注释: “谁云”相当于“谁说”,表示疑问,“梁燕”是燕子的一种,“言语”指它们的叫声,“此个深冤都未伸”中的“此”指的是梁燕,“深冤”指被冤枉的深重,“伸”是伸直、伸张的意思。
- 译文: 谁说梁燕总是说话呢?它们被冤枉得很厉害,但至今还没有伸张正义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晚年仍然能够经历春天的喜悦以及对世间种种现象复杂性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展现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赞美,暗喻了人生的希望与美好,同时又通过提及人间的虚伪和不公,反映出社会现实的复杂性。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象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