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言花须说莺,莺花本合一时行。
因何花谢莺才至,浪得莺花相与名。
辄欲问春春不应,私于蜂蝶有何情。
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莺鸟与花朵的关系,以及对春天景色的感慨。下面是逐句释义:
自古言花须说莺,莺花本合一时行。
注释: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花朵是鸟儿歌唱的地方,莺鸟和花朵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它们共同存在于春天。因何花谢莺才至,浪得莺花相与名。
注释:为什么会在花儿凋谢的时候,莺鸟才会来到?这似乎只是虚名,实际上莺鸟并不需要依靠花朵来维持生活。辄欲问春春不应,私于蜂蝶有何情。
注释:想要询问春天为何不回答?对蜜蜂和蝴蝶又有什么情感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不解和困惑。流莺不伏春辜负,啼了千声又万声。
注释:流莺(即黄莺)不愿意屈服于春天,但它又无法抗拒春天的到来,因此反复啼叫,声音不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莺鸟与花朵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奈和感慨。诗人认为莺鸟不需要依赖花朵生存,而春天也不会回应鸟儿的呼唤。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流莺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顽强、不愿屈服的态度的赞美。